电影《生息之地》在柏林电影节获奖的情况,介绍电影的内容、风格以及所获荣誉,还会提到影片的一些评价,最后阐述这部影片背后上海电影的多元包容以及对新人新作的支持。
电影《生息之地》由上影集团作为第一出品方制作。这部影片让华语电影在时隔六年之后,再次于欧洲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捧回奖项,实现了新的荣耀。影片透过十岁孩童徐闯的视角来展现乡土中国,勾勒上世纪90年代中国豫东平原上一个农村家族在社会变迁中的生活。电影分春夏秋冬四次开机,于四季轮回的实景风貌中拍摄春耕秋收、婚丧嫁娶等场景,以此展现中国乡村的生活之美与人情人伦之暖。它采用现实主义叙事风格,描绘出李姓一家人的勤劳坚韧、乐观淳朴。在剧本初创阶段,《生息之地》就荣获2022年金鸡电影创投大会评委会优胜项目奖和最具潜力导演奖,之后在“2023年金鸡创投WIP单元”荣获最具潜力导演、评委会优秀制作中项目、亚欧青年影展元年WIP单元佳作奖及MOREVFX视效奖、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谢晋青年电影扶持计划”优秀项目等奖项,这一路见证着它收获业内众多青睐。如今,这部在国内影坛备受看好的影片,在欧洲影展也得到认可,消息传回国内,很多人虽还未看到电影全貌,却已被激起好奇心。根据海内外先睹为快者的评价,“少年视角”“四季诗行”“乡村变迁”等是高频词。从首批观众的真实反馈中,可以还原出《生息之地》的艺术风格。影片透过少年双眼,望见乡村的记忆与希望。这部电影的故事时空坐标位于1990年代河南的一座村庄。当时改革开放的风潮从东南沿海向北方深入腹地。豫东平原的村子里,少年徐闯的父母去南方务工,他跟着小姨、姥姥、姥爷等留在村里生活。生老病死、四季流转,四世同堂的家族和脚下的故乡会在时间里经历诸多变化,10岁的孩子对这些问题没有太深刻的答案。影片用平移长镜头,将三分之二画幅留给初绿的麦田,少年的记忆与土地、自然相融合,娓娓道来。作为柏林首映的观众,网友“数星星的心理人”对影片细腻表达点赞,他认为最戳心的是那些细碎的人情味,比如姥姥偷偷往徐闯书包里塞煮鸡蛋,邻居大爷用烟袋锅子敲他脑袋说“小崽子别瞎跑”,全村人一起收麦子时汗水和笑声混在一起,仿佛能闻到上世纪90年代河南农村的麦香。网友“陈久七”被影片首支预告触动,因为电影是在他老家拍摄的,看着很亲切,影片中的田园风光和乡村长诗让他感觉回到童年。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影迷来说,海报、剧照以及首支预告片里透露的电影美学,是他们观影兴致的第一诱因,从春到冬,庄稼和人平静生存,电影里流淌着土地的美与亲近。曾担任六届金鸡创投大会评审的蒋浩表示,片中鲜活呈现的乡村生活图景、对大量非专业演员表演的把控,都让人看到剧本的文学性,以及将文学想象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电影语言的魅力,这是支持这个项目的最大原因。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执行院长程波看完全片后,从四个层面品味故事:它是一部具有生活质感的乡村生活史与农事诗;是一次将众多出场人物、一个家族生长变迁融入到中国农村1990年代真实面貌的细腻叙事;影片以短暂的回溯式的“近历史”讲述,复现了乡村城镇化浪潮里的一个切片,那段“来处的一个组成部分”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着正向支撑;更重要的是,电影采用儿童视角,天然地具有向未来敞开的可能性,由此也形成从“近历史”向“当下”的叙事延伸。程波还特别提到故事里青壮年的一次次返乡,他们从南方带来故乡的消息乃至小小的糖果里,都蕴藏着改革开放的风信,这些讯号伴随着少年人的生命体验,客观呈现了个体视角下有限的乡土变迁。各方关注《生息之地》的同时,一部农村题材影片为何被列入上影新人新作计划、得到上海支持也引发关注。复盘影片孵化过程,上影集团为行业新锐提供的创作空间与资源保障是影片成功的密钥之一,上海这座电影之城的文脉基因以及海纳百川、创新精神,都是上海敢于同时做大商业类型片与艺术电影“蛋糕”的底牌。单看《生息之地》的孕育过程,这部小众文艺片在上海得到真金白银支持,它本身作为一次教学实践,为上海电影储备人才提供生动的片场履历。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2021级学生罗啸霆老家在河南,在剧组的经历让他系统掌握导演组工作全流程,他非常珍视这次实践,认为这种知行合一的创作模式是影视教育最珍贵的传承方式。从创作全景来看,这些年上海诞生了多种类型的优秀影片,如轻灵讲述当代上海故事的《爱情神话》《好东西》,在动画影片《白蛇:缘起》《白蛇2:青蛇劫起》《长安三万里》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孵化出市场爆款《孤注一掷》,也推出以生命课题疗愈人心的《人生大事》。上海的电影市场也能容纳商业性与艺术性各异的影片。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今年2月在“哪吒”带动下,上海已有4家影院票房超过500万元,除了票房成绩优异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上周末落幕的“丹麦电影大师展”、导演特别版《花样年华》等海内外艺术佳片都能在上海找到受众。展望3月市场,韩国导演奉俊昊新作《编号17》、英国舞台纪录电影《初步举证》、意大利新锐导演作品《还有明天》的点映预售表现同样出色。正如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所说:“上海历来是文化繁荣的沃土。在这片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土地上,电影艺术以其独特魅力书写过辉煌的篇章。而在今天中国电影色彩斑斓、丰富多元、动态平衡、共同发展的版图上,上海电影依然是最闪亮的一个板块。”
电影《生息之地》的多方面情况,包括影片获奖情况、内容风格、观众评价等,同时也阐述了上海电影在影片背后体现出的多元包容以及对新人新作的支持,展示了上海电影在创作和市场容纳度方面的活力与特色。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5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