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扬中经开区的江苏亿能电气有限公司(亿能集团)在“智改数转”方面的成果。介绍了企业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中的关键决策以及在车间改造、生产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员工待遇等多方面的积极变化。
1月22日,记者踏入位于扬中经开区的江苏亿能电气有限公司(亿能集团)的钣金车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电子大屏,上面滚动着平面温度监测、平面漏电流监测等各类信息。“这就是我们的智能车间监测系统,一旦设备发生故障,它能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公司副总经理朱秀兵介绍道。亿能集团,一家专注于生产中低压开关柜、高低压母线槽等电气产品的传统制造企业,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成绩斐然。去年,其开票销售额接近30亿元,纳税额超亿元。然而,在2018年的时候,该企业的开票销售额仅为7亿余元。亿能集团董事长周桂根表示:“六年的时间销售额能够翻两番,关键就在于做对了一件事——‘智改数转’。”自2018年起,亿能集团每年都会投入销售额的4%用于“智改数转”,其中2023年和2024年更是共计投入了5800万元。在钣金车间二楼的二次线束预制区,记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每个工位前都设置有一块屏幕,工人们在操作过程中,会时不时地抬头看一眼屏幕,同时手中不停地处理着传送过来的线缆。朱秀兵解释说:“我们上线了智能工厂大数据平台,设计部门绘制的图纸信息能够直接传输到生产车间,经过软件处理后投送到工位上的屏幕。工人们依据1∶1实物投屏的屏幕进行操作就可以了。”他还提到,原来这个区域是最为杂乱的地方,各种线缆、端子胡乱堆放。在经过智能化、数字化改造之后,借助大数据平台对物料进行最佳匹配,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整个厂区也变得更加整洁有序。作为电气行业中较早进行“智改数转”的企业之一,亿能集团在改造的进程中也经历了不断探索的过程。朱秀兵指着数码钣金设备前有着大量吸盘的机械臂说道:“看到那个机械臂了吗?它是用来辅助工人进料的。以前需要两名工人一起抬钢板进料,现在只要一名工人就可以了。而这个改进措施,并不在专业公司之前给出的方案之中。”像这样的小创新与企业的工艺研发相结合,最终形成了电气行业“智改数转”的亿能方案,相关成果还荣获了中国发明协会发明成果奖二等奖、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目前,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率已经提升了40%以上,成本也下降超过了25%。周桂根表示:“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新一轮深化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行动。这让我们更有信心了。”经过改造之后,虽然单条生产线上的工人数量减少了,但是新增的订单却使得企业的招工需求增大。现在企业的员工数量已经增加到1100人,其中一线操作工的年薪达到了8万到10万元。而且,企业今年还将投入1000余万元上线MAS生产管理系统。
本文总结了江苏亿能电气有限公司(亿能集团)通过“智改数转”取得的成绩,包括销售额增长、生产效率提升、成本下降、厂区环境改善、员工待遇提高等多方面成果,体现了传统制造企业在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积极探索和成功经验。这一案例为其他传统制造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