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最高检对新兴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新举措,最高检出击: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再升级

最高检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相关举措。包括对新兴产业如高新技术等重点领域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深化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介绍检察机关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在民生领域打击侵权假冒犯罪的情况,还有推行刑事案件权利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制度、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工作,以及通过检察建议解决社会问题和化解知识产权案件矛盾等内容。

最高检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不断发力。日前召开的“加强民生司法保障”新闻发布会透露,在2024年,最高检将重点加强对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关键领域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对于涉专利、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的民事行政诉讼监督也会加强。在惩治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时,会精准判定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并且及时总结办案规则。最高检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宫鸣提出,知识产权检察要深化综合履职,以服务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在处理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案件时,全面推行“一案四查”,严格审查知识产权权利基础,统筹履行惩治犯罪、民事监督、行政监督和公益诉讼监督职能,提高综合保护的效能。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主任刘太宗表示,检察机关积极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以重点和热点领域为焦点,增强民生司法保障,提升知识产权检察综合保护的质量和效率。在民生领域,依法惩治侵权假冒犯罪,保护民众切身利益。例如,检察机关针对社区团购、网络营销、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领域,严厉打击制售假冒食品、药品、日化用品、服装箱包以及盗版书籍、玩具、软件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这些犯罪都与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另外,检察机关全面推行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权利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制度,持续推动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工作。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保障权利人依法提起附带民事诉讼1085件,这样能减少维权成本,减轻权利人诉讼负担。在检察监督履职时,若发现有苗头性、倾向性的社会问题,检察机关会通过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等手段,促使有关部门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同时,秉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化解知识产权案件的矛盾,践行检察为民的理念。

最高检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有着诸多积极举措,从重点领域的司法保护到深化综合履职,从专项行动保障民生到推行诉讼相关制度,再到解决社会问题和化解矛盾,全方位展现了最高检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决心和行动,对新兴产业等知识产权保护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5593.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2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