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各区营商环境优化:从招商到服务的全链路升级 上海各区营商环境优化:不同区域的独特“谋篇布局”

本文将聚焦上海各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新春第一会”之后的种种举措,包括在助力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方面、招商引资与企业服务关系的处理,以及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集群方面各区的不同做法等内容。

上海在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春第一会”过后,各区都积极行动起来。纷纷召开像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投促大会等重要会议,并且迅速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仿佛各区不是正在与企业会面,就是在前往会见企业的途中。这些行动充分彰显出各区在新开局之际,积极推动发展的蓬勃活力,同时也暗示了各区针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所进行的规划布局以及后续的行动规划。

为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打造更坚实的后盾

浏览各区新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能发现“国际化”是个频繁出现的词汇。这是由上海的经济特征所决定的。上海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外向型经济的特点非常显著。当前,上海有七万五千多家外资企业,这些外资企业为全市贡献了大约四分之一的GDP,外贸进出口总额占比更是达到约百分之六十。

静安区有着浓厚的“国际范儿”,其在2024年涉外经济的规模和比重在中心城区里位居首位,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数量和经济规模在全市也名列前茅。静安区毫不迟疑地把“深化企业出海服务行动”纳入新推出的营商环境建设六大行动之中。静安区提出,要结合“全球服务商计划”,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深耕以及本土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给予更强大的支持。

北外滩吸引了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家外资企业入驻,已经成为外资企业眼中极具魅力的投资目的地。虹口区在新版的行动方案中的“优化为企服务”板块,推出了三项“涉外服务”,其中有两项极具区域特色。一方面,虹口区要继续拓展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进一步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和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另一方面,搭建更为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虹口区打算筹建企业“走出去”一站式服务中心,提供海外上市服务、涉外海事商事法律咨询等涉外专业服务。

“走出去”对于企业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而言,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式。上海各区都在思索如何为企业“走出去”赋予能量。长宁区在新一版的“长宁优化营商环境八张特色牌”中推出了新举措,打出“出海支持牌”,旨在打造企业出海总部集聚区。其服务的亮点在于整合提供海外检测认证、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法律服务保障等专业服务,助力企业在“引进来”“走出去”方面两手抓、稳步前行。

实际上,长宁区在去年就推出了上海首个海外检测认证服务平台。这一平台的诞生源于区市场监管部门在日常走访出海企业时发现的共性需求。于是,长宁区梳理了辖区内具备认证资质的专业机构,召集专家团队为企业解读政策规则,提供海外法律风险提示,从而帮助企业规避风险。

2024年,杨浦区新设立经营主体达0.74万户,同比增长4.9%;从迁移企业的数量来看,实现了净流入。杨浦区优化营商环境8.0版改革方案中的“五个优化”里,包含“优化为企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效”这一内容。具体的做法是升级“暖杨洋”外资服务品牌,扎实做好外资企业圆桌会等“WARM”四大服务机制,营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在新的一年里,各区在招商方面也体现出对“国际化”的重视。例如,闵行区提出在会展招商时,举办招商推介会,挑选影响力大且与闵行产业契合度高的国内外高能级会场活动,全方位地对区域产业生态进行推介。长宁区吸纳了浙江大学上海校友会等7家单位成为新一批的“招商合作伙伴”,借助这些“新伙伴”的资源和力量来拓宽国际化招商网络。

招商引资与企业服务:全程都需全力以赴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关键环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源泉动力。从部分区领导独特的工作理念和话语中,能够感受到各区提升招商工作实际效果的决心和思路。

闵行区领导表示:“靠等、靠要不可能招到好项目,广大干部和招商人员必须增强主动性、专业性和坚韧性。”这一表述强调的是端正招商工作态度以及能力建设的重要性。长宁区领导表示:“尽管长宁可用于开发的土地资源非常珍贵,但对于优质企业,长宁并不缺少好的载体。”这体现的是挖掘产业空间、完善要素保障的理念。

各区对于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就像临港新片区领导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所说的:“不仅在招商引资阶段要做出好的承诺,在企业落地之后,更要将政策兑现,把困难问题解决好,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支持。”

如果把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比喻成一场球赛,那么不仅在上半场要全心投入,下半场也绝不能放松。基于此,各区围绕“招服一体化”这一关键词,鼓足了干劲。

去年12月,金山区发布了《金山区关于优化投资促进机制 加强招商和服务一体化推进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构建招商和服务一体化的推进机制,形成一个涵盖“管招商、管项目、管企业、管服务”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不久前召开的全区大会,更是首次将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这三项工作高效地统一部署推进。金山区聚焦企业的感受,全面打响了“放心发展、剩下我来”的营商环境品牌。

普陀区日前召开了2025年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一体化专班的第一次会议。会上,需要逐一说明在谈在办的重点事项推进情况,及时提出需要协助推进的事项,将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摆到桌面上来,对于需要区领导出面协调的部门可以直接提出要求……干部们在讨论交流中掀起了抓招商、拼服务、促发展的热潮。

青浦区提出要从“管理思维”向“用户思维”转变,在服务方式上从“定时定点”向“随时随地”转变,要立足“企业所需、政府所能”,聚焦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题,实施“为企办好八件实事”项目,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企业技术工人招聘难、企业员工住房难等问题提供精准服务。

临港新片区企业服务中心在前期推出“项目服务包”全过程零时差响应机制的基础上,今年将重点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和项目全过程服务,与各镇、园区共同建设面向内、外企业的公共服务“资源库”,构建好为企服务资源库以及服务专员、专窗、专线,让企业在任何时候都能找到合适的人。

坚定不移地壮大主导产业集群

在各区发布的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中,除了一些常规动作之外,还有不少独特的“自选动作”。

长宁区在今年首次打出“青春经济牌”,考虑到区内青年人口比例较高、愚园路等特色街区人流量大等因素,围绕发展青春经济来提升区域发展活力,尝试将“高流量”有效地转化为“高增量”,真正做到“以政府的积极作为推动市场有效运行”。

虹口区发挥基层政府的作用,夯实营商环境建设的“最后一公里”,首次推出“赋能街道营商”的举措,持续推动街道与企业商户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其中,作为首要提出的“建设活力街区”,鼓励全区8个街道在监管创新、交通管理、商户和居民协调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有序开展市集活动、户外餐饮、夜间经济等业态,统筹四川北路“丰字形”区域更新,激发城市的烟火气,进一步盘活资源、提振消费。

静安区推出激发基层营商活力行动,将推动街道、镇、功能区互相竞争、互相学习,探索具有特色的企业服务措施,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之所以要有这些“自选动作”,是因为营商环境政策举措的不断优化需要创新,其根本目的是更符合企业发展和区域发展的需求。2024年杨浦区发布实施全球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优享计划、建立全市首个商圈“就业服务 + 劳动维权”站点;2025年1月金山区主动靠前服务,以高效审批助力永辉超市金山万达店“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首店顺利开业,背后的逻辑皆是如此。

在当前形势下,企业发展和区域发展还需要什么呢?“长期主义”也经常被提及。工业互联网“独角兽”黑湖科技的负责人在长宁区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表示,企业非常看重政策保障、金融服务、人才支持等方面的稳定性。长宁区领导关于避免“拍脑袋”“翻烧饼”,努力为市场注入更多长期稳定性的发言,相当于给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既要招商也要安商、稳商,培育产业生态更需要长期主义精神和战略定力。2024年经济总量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的闵行区思路清晰:对于看准的产业细分赛道,就要紧紧抓住不放,聚焦先进能源装备及绿色低碳、航空航天和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将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更加集中地投入到重点产业中,持之以恒,不断壮大主导产业集群。

本文总结了上海各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新春第一会”之后的一系列积极举措。在助力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方面,各区从国际化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特点提供多种服务;在招商引资与企业服务关系上,各区认识到二者需协同发展,从招商态度、能力建设到企业落地后的服务都有明确思路;此外,各区还通过各种“自选动作”来贴合企业和区域发展需求,壮大主导产业集群,这些举措体现了各区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探索和创新精神。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5318.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2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