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亿研究补助金、教育城计划:香港人才教育新举措

香港在当前全球格局与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2025 - 2026财政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来构建双轨人才发展体系,涉及对院校研究的鼓励措施、国际教育枢纽建设、自资院校发展等多方面内容,同时也包含相关人士对这些举措的看法。

在全球格局处于深刻变革、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的时代,香港为了促使经济社会不断繁荣、持续进步,正在加快构建一个独特的双轨人才发展体系,这个体系将全球高端人才枢纽与本地创科人才储备池融合为一体。

2025至2026财政年度的香港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于2月26日由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在这份预算案里,有诸多值得关注的内容。首先,政府将推出金额高达15亿元的新一轮「研究配对补助金计划」,此计划的目的在于激励更多的机构为院校研究提供资助。其次,为了彰显香港作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的地位,香港将会举办国际教育会议及展览。并且,香港还将加大在全球范围内对「留学香港」品牌的推广力度,以此吸引更多来自境外的优秀学生。另外,「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的名额也会得到提升,每年将增加至400个。

从预算案中还可以看到,为了与创科产业的发展相配合,同时推动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香港已经在北部都会区预留了大概90公顷的土地,用来发展「北都大学教育城」,这个教育城还将包含第三所医学院。

陈茂波还提到,自资专上院校和政府资助院校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为青年人提供了多元化的升学途径。香港特区政府已经开展了新一轮的批地计划以及开办课程贷款计划,以象征式地价批出土地并且提供免息贷款,从而支持自资院校扩大规模、提升质量。

在财政预算案发布之后,世邦魏理仕香港区研究部主管陈锦平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教育一直都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关注点和动力源泉。这个行业对于香港长期维持国际教育中心的地位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也凸显出学生宿舍以及其他与教育相关的地产需求在不断增长。总体而言,商业房地产的需求预计会逐步增加。

团结香港基金副研究总监、教育及青年研究主管郭凯杰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若要打造国际教育枢纽,就必须推动自资与公帑资助界别双轨并行。政府需要充分发挥自资院校的灵活性,鼓励它们依据市场需求来提供课程,而且这些课程要与其他院校有所区别,从而弥补资助大学在课程选择方面存在的局限性,进而吸引全球的人才。

香港通过2025 - 2026财政年度预算案进行多方面布局,构建双轨人才发展体系,从研究补助金、教育枢纽建设、自资院校支持等多方面着手,同时各界人士也从不同角度肯定了这些举措对香港教育、人才吸引以及经济相关方面的积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5211.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2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