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情况。以深圳市即将出台的促进风投创投高质量发展政策为切入点,探讨我国构建的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体系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多种表现,包括各地产业基金的设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力以及金融机构的创新服务等内容。
日前,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透露出一则消息:深圳市在近期将会出台一份旨在促进风投创投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该文件将引导创投机构朝着特定的方向进行投资,即倾向于投早期项目、小型企业、长期项目以及硬科技领域。
这一事件实际上是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一个典型代表。仔细来看,我国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已经构建起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涵盖了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政府引导基金的设立,到风险投资(VC)和私募股权(PE)资金的注入,再到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给予的大力支持等等,这些环节共同作用,助力科技创新能够“出圈”,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发展。
先看各地设立产业基金这一方面。近期,很多地方都明确表示要设立产业基金来支持科技创新,进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这个过程中,经常能看到规模达到百亿元级甚至千亿元级的基金出现。例如,深圳市在前面提到的新闻发布会上就提出,要设立规模为100亿元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基金。这个基金将聚焦于人工智能的软件、硬件、具身智能等多个方向,目标是投资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从而利用这百亿元的基金来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题。规模如此庞大的产业基金,就像是为产业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源泉,为其提供了雄厚的资本支撑,使其能够持续不断地发展。相关的产业基金也需要真正发挥好自身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风向标和引路人的作用,重点关注早期、小型、长期以及硬科技类的项目,切实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再看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它一直在持续发挥力量,促使资源朝着那些具有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集中。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不久前发表了署名文章,文章指出要优先支持那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科技型企业进行股债融资以及并购重组,从而提升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质效。在2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为《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深入分析,《实施意见》结合落实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等部署要求,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例如,聚焦于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加大投资端改革力度;发展多元股权融资和多层次债券市场。可以预见到的是,在新“国九条”的引领下,资本市场“1 + N”政策体系将会加速落地并见到成效,这将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符合其不同发展阶段资金需求的融资渠道,这些渠道具有差异性、多元化和长期性的特点,从而推动优质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
最后,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创新服务,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比如,银行已经开始打破传统信贷模式的“固有思维”,从全方位增强间接融资金融供给与科技企业需求之间的适配性;证券公司也加大了对企业再融资、并购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从而形成了对科技创新的全业务链服务;保险公司则开发出了专门针对科技企业的保险产品,为科技企业提供了有效的风险保障。然而,目前所做的这些还远远不够。在未来,金融机构仍然需要持续提升自身对科技创新的服务能力,推出更多符合科技企业特点的产品,降低科技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要加强相互之间的互动和协同,进一步推动科技金融体系的完善,从而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本文总结了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体系。从深圳市的风投创投政策引出,阐述了各地产业基金、多层次资本市场、金融机构在助力科技创新方面的现状与努力方向,强调了金融在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且随着政策完善与落实,金融助力科技创新将更加多元精准。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5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