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来临,中医助力提升免疫力的8个方法

冬季气候寒冷人体阳气衰弱,圈友免疫力易下降,可能导致疲倦、易生病甚至增加肿瘤几率等问题,然后介绍中医提升免疫力的8个法宝,包括起居养生、调节情绪、饮食有节、坚持锻炼、泡脚、艾灸、自我按摩、中医药调理等内容。

冬季的气候十分寒冷,呈现出阴盛阳衰的状态。在这样的季节里,人体的阳气也跟着变得相对衰弱。于是,很多朋友的免疫力就很容易出现下降的情况。免疫力一旦低下,那可不得了,不仅仅会让人常常感到疲倦,精神状态很差,加速衰老,而且还特别容易生病,各种感染类疾病也会找上门来,更严重的是,甚至会使肿瘤发生的几率增加呢!

那到底怎样才能够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呢?别担心,中医给大家推荐了8个非常实用的法宝哦,这8个法宝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免疫力,让大家在冬季少生病,全家老小都能从中受益。现在就跟着小圈去详细了解一下吧。

冬季来临,中医助力提升免疫力的8个方法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要根据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特点来调整自己的起居生活。要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原则,合理地调整生活起居时间,规律饮食,按时睡觉。而且还要结合一天24小时脏腑循行的规律进行养生,从生活的每一个小细节做起,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好每天的工作、学习、运动、饮食、起居等日常活动,并且长期坚持下去,让这些活动形成规律,使自己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健康,这可是非常重要的哦。

比如说,11点 - 13点是午时,这个时间段是心经最旺的时候,心在五行中属火,正午时分阳气最为旺盛,这个时候出去走圈,可不仅仅是为了运动,更重要的是能够吸收天地间的阳气呢。

划重点

02

调节情绪

冬季来临,中医助力提升免疫力的8个方法

中医学一直以来都有“饮食有节,节食益寿”这样的理论。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指出了饮食过度的危害:“饮食自倍,胃肠乃伤……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则䐜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简单来说,就是饮食过量会伤害到胃肠道,如果饮食不节制的话就会导致肥胖,要是饮食过于油腻还会出现腹泻的情况。那这个“饮食有节”可以从节制、节律、节气这三个方面来理解。

1.节制

节制可以理解为对食量的控制。在中医古籍里就有“贪食,食多不消”这样的记载,这就表达了食物不能过量的饮食养生原则。在《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篇中,讨论宿食为病的时候,有用硝黄下之,或者用瓜蒂吐之的方法,这些内容也间接地表明了饮食过量是会伤害身体的。

2.节律

宋代张杲的《医说》里有“食欲少而数,不欲顿而多”的记载,这和现代营养学主张的“少食多餐”是一样的道理。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饮食以时,饥饱得中。每食不重用”,这就是说吃饭要有规律,要定时定量,不能吃太多,这对于维持胃肠的正常功能,保持胃肠工作的节律性是非常重要的。

3.节气

我国古代的养生学家特别注重饮食的宜忌。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有很详细的记载,比如说哪些食物不能吃,哪些食物不能同时吃,什么时间不能吃什么东西等等。张仲景还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指出了每个月的饮食宜忌,像“正月勿食生葱”“三月勿食小蒜……”“十一月、十二月勿食燕”;在一天之中“夜食生菜不利人”“夜食诸姜、蒜、葱等,伤人心”等等。虽然有些观点的科学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来古代的医学大家已经认识到饮食应该根据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要应季而食,要是不分时间地吃某些东西,不但对人体没有好处,反而会对人体造成损伤。

划重点

04

坚持锻炼

冬季来临,中医助力提升免疫力的8个方法

还有泡脚,它也被称为足浴,可以配合相应的中药外洗,这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养生保健方法。泡脚有活血祛瘀、祛湿排毒、养心安神的功效,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养生保健的作用。不过呢,孕妇、月经期的妇女,还有患有糖尿病、静脉曲张、动脉血管闭塞、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各种严重出血病、足部皮肤有问题(比如疱疹)等疾病的患者是不适合泡脚的。建议患有这些疾病的人群在询问医生自己是否可以泡脚之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泡脚。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冬季养生的泡脚方,可以点击下面这篇文章的链接哦。

文章链接:

划重点

06

艾灸

冬季来临,中医助力提升免疫力的8个方法

自我按摩也是很不错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哦,每天只要做十分钟,长期坚持下来就会有很好的效果。下面从脏腑的角度给大家介绍几个自我按摩的特效穴。

1.内关穴:这个穴位位于前臂掌侧,在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就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在现代医学中,这个穴位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胃炎、癔病等疾病。

2.太溪穴:太溪穴位于足内侧,是在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这个穴位常用于防治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关节炎、风湿痛等病症。

3.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的地方。可以用拇指按揉或者用按摩棒点按,也可以配合艾灸,因为小腿肌肉比较丰厚,所以按揉这个穴位的时候可以比前面两个穴位稍微用力一点,不过要注意在按压的时候如果感觉酸痛就配合呼吸。这个穴位主要用于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等。

4.合谷穴:合谷穴在手背,在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这个穴位可以用来应急镇痛各种痛症,此外,如果有晕车、恶心等症状也可以应急使用。

5.关元穴:关元穴在下腹部,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的位置。这个穴位适合用于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和保健,如果配合艾灸的话保健效果会更好。

6.中脘穴:中脘穴就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的中点处。这个穴位主治的疾病是消化系统疾病,像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于一般的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不过要注意,饭后半小时按摩这个穴位效果会更好,而且按摩的力度不能太大,不然可能会出现恶心或者疼痛的现象。

划重点

08

中医药调理

冬季来临,中医助力提升免疫力的8个方法

除了在家里进行自我调理之外,还可以到中医院去寻求专业的调理治疗。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调理方案,可以服用中药汤剂、丸剂、膏方、颗粒、处方药膳等,也可以选用针灸、拔罐、刮痧、理疗、推拿等绿色物理疗法,这样就能够提高免疫力,保持健康的体魄了。

冬季人体免疫力易下降,中医提供了8种提升免疫力的方法,包括起居养生、调节情绪、饮食有节、坚持锻炼、泡脚、艾灸、自我按摩和中医药调理等,每种方法都有其具体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提高免疫力,度过健康的冬季。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503.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1月26日 04:06
下一篇 2025年1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