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详细阐述2025年春运40天(1月14日至2月22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以及各交通方式(铁路、公路、水路、民航)旅客发送量的情况,并与2024年同期进行对比。
根据交通运输部消息,2025年春运40天(1月14日至2月22日)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了90.2亿人次,相较于2024年同期,增长幅度为7.1%,这一数据显示出在这一期间人员流动的活跃性。
从不同交通方式来看,铁路旅客发送量在这期间为5.1亿人次,与2024年同比增长6.1%。公路方面,人员流动量高达83.9亿人次,同比增长7.2%。这里面自驾出行量有71.7亿人次,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量的比例高达79.4%,而公路营业性客运量为12.2亿人次。水路旅客发送量为3121万人次,同比增长7.6%。民航旅客发送量则是9020万人次,同比增长7.4%。
再看2025年2月22日(春运第40天,农历正月二十五,星期六)这一天的数据,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18530.3万人次,环比下降1.9%,不过与2024年同期(星期二)相比,增长幅度为15.4%。
当天铁路客运量为1388.2万人次(由于是星期六,有学生流返校的情况),环比增长17.1%,较2024年同期增长79.2%。
公路人员流动量(包含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公路营业性客运量)为16860万人次,环比下降3.2%,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11.9%。其中,公路营业性客运量为3366万人次,环比增长1.1%,较2024年同期增长5.8%;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为13494万人次,环比下降4.2%,较2024年同期增长13.5%。
水路客运量为71.1万人次,环比增长22.7%,较2024年同期增长42.3%。
民航客运量为211.02万人次,环比下降5.1%,较2024年同期增长24.22%。
2025年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较2024年同期增长7.1%。各交通方式旅客发送量大多呈现增长态势,如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不同交通方式在2月22日当天的数据环比和同比也各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反映出不同交通方式在春运中的不同作用和发展情况。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4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