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成世界非遗,邓云乡的京味春节画卷

2024年年尾将至时春节入选世界非遗名录,相关话题成为热搜。同时介绍了邓云乡先生,他虽生于山西但久居北京,其作品能生动展现燕京民风民俗。2024年是他百年诞辰,中华书局重新编辑出版其作品集,其中《岁时风物略(图文精选本)》很有特色。还讲述了他笔下京华春节长卷中的独特之处,最后建议抱怨年味淡的上班族阅读他的作品感受不一样的春节之旅。

那被视作“刻在中国人DNA里的仪式感”的春节,就在2024年即将步入尾声的时候,成功入选了世界非遗名录。这个喜讯一经传开,和春节有关的话题立马又在热搜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就像是提前为即将到来的乙巳新年增添了许多热闹非凡的年味。

春节成世界非遗,邓云乡的京味春节画卷

提到邓云乡先生呢,很多人刚读他作品的时候,都会错误地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其实啊,邓云乡先生出生在山西,他的童年时光是在灵丘东河南镇的祖宅里度过的。在他13岁的时候,就跟着父母搬到北京去了,一直到1956年又迁居到上海,这期间他在北京可是连续住了长达20多年呢。在他久居京华的这段日子里,他亲身体验着京味生活,而且还在北大中文系就读过,他对老北京的文献掌故特别留意,也非常熟悉,所以他笔下描绘出来的燕京的民风民俗,不仅能够呈现出一种非常生动、真实的现场感,还能让读者获取到特别丰富的知识,让人沉浸在浓浓的趣味当中呢,史学大家谭其骧先生都把他的作品称为“不可多得的乡土民俗读物”。

2024年,正好是邓云乡先生的百年诞辰,中华书局采用“图文精选本”的形式重新对他的作品集进行编辑出版,以此来纪念他。新版的“邓云乡集”第一辑总共包含12种作品,其中土黄色封面系列的作品属于乡土读物,这里面汇聚了邓先生所撰写的有关老北京民俗、民情、掌故、逸闻方面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像《岁时风物略(图文精选本)》这本书,它是从中华书局2015年版的《燕京乡土记》当中辑录出来的,精心挑选了邓云乡先生畅谈岁时风物的33篇精彩文章,而且参考了其他的版本,在文字上进行了精心细致的核对和校正,还增添了40多幅与行文内容非常贴合的精美图片,用“图文并美”来形容它,那真是一点都不过分。

春节成世界非遗,邓云乡的京味春节画卷

在邓云乡先生所描绘的京华春节的长卷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总结出来的年三十晚上的“三声”和正月里的“三种花”。所谓的“三声”,就是年三十晚上最特别的三种声音:第一种声音是爆竹声,第二种声音是家家户户剁饺子馅和切菜的声音,第三种声音是旧式买卖年终结账时刻敲击算盘的声音,再夹杂着其他的一些说笑声、叹息声,甚至是哭泣声,他很形象地把这种声音组合称为“当年北京的‘三十晚上协奏曲’”。而北京正月里的“三种花”呢,则是萦绕在邓先生“童年梦”般的北京记忆里的。首先有一种叫“太平花”的鞭炮,“这名称本身就代表了老百姓一种善良的愿望”。其次是北京丰台花农培育出来的报春的“唐花”,老北京方言把它叫做“熏出来的”,这可是非常惹人喜爱的高雅礼物,就如同“好雨知时节”一样。最后一种是正月里北京独有的一种花,就是妇女簪在鬓边、衣襟上的绒花、绢花。从明代笔记的记载来看,这已经是一种古老的风俗了。像这样书中的点睛之笔有很多,实在是难以一一详述。

在春节的时候,那些总是抱怨年味越来越淡的上班族们,如果能够抽出一点时间来读一读邓先生的作品,想必会享受到一段与众不同的春节之旅,这也肯定会是一段让人反复回味的文化之旅呢。

春节成世界非遗,邓云乡的京味春节画卷

本文总结了春节入选世界非遗名录的消息,重点介绍了邓云乡先生的生平、作品特色以及他笔下京华春节的独特之处,还建议上班族阅读其作品感受文化韵味。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445.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1月26日 01:42
下一篇 2025年1月26日 01:4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