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长三角招商大捷,多项举措助力“开门红”

2025年成都在冲刺一季度“开门红”进程中的一系列招商引资相关的举措与成果。包括在长三角地区举办投资合作推介会,众多项目签约,外企考察以及出台促进跨境贸易的措施等多方面内容。

在2025年一季度已经过半的情况下,成都为了达成“开门红”全力以赴。

2月18日,以“携手长三角 共享新机遇”为主题的2025“投资成都”(长三角)投资合作推介会于上海举行。此次活动凭借成都与上海的“空中经济动线”,吸引了70家长三角已签约企业、重大项目在谈企业、川籍企业代表等前来。活动运用金融招商、资本招商等方式,大力促进成都平原与长三角地区的区域联动、产业互动和企业交流。

推介会现场,成都市投资促进局对投资环境进行了推介,着重介绍了成都的投资环境、政策优势以及产业发展等状况,并且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投资机会清单。活动成功促成68个重大产业化项目签约,投资总额达488.3亿元,涵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等多个重点产业。

不仅如此,成都诚意满满。成都市投资促进局围绕投资者最关注的产业基金、项目载体、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等关键要素需求,发布了2025“投资成都”系列政策;针对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产业领域,发布了投资机会清单。

签约企业苏稻集团成都稻香村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洪明表示:“成都能够很好地辐射重庆、云南、贵州、西藏甚至西北地区。而且成都还是一座宜居、创新、包容且充满年轻活力的城市,营商环境十分良好。”2024年该公司在成都实现1.2亿元产值,所以决定进一步深化与成都的合作,并且已经和青白江区政府密切沟通,计划建设苏州稻香村集团西南总部暨食品生产基地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推介会只是成都集中赴长三角地区重点城市开展系列投资促进活动中的一场专场活动。在2月19日举办的2025“成都 - 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场景发布会上,围绕智能终端、新型显示、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等赛道,成都分别聚焦智慧装备、AI基础设施、智慧交通、智慧应急等场景,总共发布187条机会信息,涉及金额超2000亿元,这将带动形成超5600亿元的市场规模。会上还介绍了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机遇,发布了涉及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网络信息安全六大方面的场景机会清单。

成都市投资促进局经济合作处相关负责人称,这次“投资成都”系列投资促进活动,彰显了成都市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的决心和信心。“接下来,我们将秉持产业为先、项目为王的理念,持续强化与重点城市群的协同联动,狠抓意向项目签约、签约项目落地、落地项目开工,奋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与活力。”

成都不仅要走出去招商,还要把企业引进来。2月19日,由德国世界隐形冠军学会、欧洲经济参议院组成的投资合作考察团抵达成都,作为跨国企业“成都园区行”活动的重要嘉宾开启为期4天的国别园区考察,考察地点包括成都市龙泉驿区、青白江区、蒲江县等地的国别园区,他们将与本地企业对接洽谈,重点围绕装备制造、汽车、绿色低碳等产业领域,探寻合作机会,谋求发展新篇。

与此同时,众多新的重点项目在成都落地生根。2月21日,在成都市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产业集群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暨现场推进活动上,成都有重大成果:47个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产业集群重大项目签约亮相,总投资额超500亿元,这将推动成都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产业步入集群化发展新阶段。

从签约项目的内容来看,其产业指向性和针对性都很强。其中有中大型无人机整机制造及零部件配套产业园项目,也有具备“星、箭、终端”全生态链总体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中国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基地,还有旨在提升成都卫星整星批产化能力的项目。更有计划打造一系列高端航空产品、产出一批高水平标志性科技成果、培育一批高端航空装备领域科技领军企业的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项目。从低空到太空,成都正在加速发展,一条涵盖上下游的“研发设计 + 系统集成 + 运营服务”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产业链已经初见端倪。

2月21日,成都成发科能动力工程有限公司工业透平装备及燃机核心装备研发制造中心项目开始建设。该项目凭借航空发动机技术优势,进行航空发动机衍生产品(轴流压缩机、余压透平装备等)以及燃气轮机压气机、动力涡轮等核心部件的地面化、民用化研发制造。

该项目位于成都市新都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内,计划总投资50亿元,分三期建设,目标是2025年完成一期主厂房封顶、2026年一季度实现搬迁投产。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徐士棚表示:“该项目填补了园区在燃气轮机、工业透平等高端能源装备领域的空白,对进一步延伸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条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项目建成达产后,产业集群规模预计达100亿元以上,将推动园区航空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此外,成都海关为了促进跨境贸易更加便捷,日前出台了《成都海关进一步优化四川口岸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通关便利十八条措施》(简称“18条”)。“18条”紧密结合四川外贸发展实际,积极探索推出多项创新举措。例如,在推动开放平台释能方面,支持成都国际铁路港和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探索“区港一体化”模式,实现区、港之间货物快速流转,降低物流成本。

在助力国际物流枢纽建设方面,支持航空公司拓展货运航线,拓展“空空中转”业务,深化“多点交运”“空侧内转”等创新举措。在支持优势产业提质倍增方面,支持集成电路等行业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便利通关,对一线进口保税仓储的机电零部件实施“集中检验 + 分批出区”模式改革。

“18条”在问需于企、精准服务企业发展方面也有诸多举措。例如,在全国海关首创AEO企业海关管理专员制度,为AEO企业提供全周期服务管理,实现海关惠企政策直达快享、疑难问题快速协调处置。“海关关长送政策上门”等机制将常态化落实,推动海关惠企政策直达外贸主体,让企业切实享受到优惠。利用“企业问题清零”机制、成都海关门户网站、12360海关服务热线、政务新媒体等,畅通问题反映渠道,建立“你呼我应”机制,积极回应诉求,及时解决困难。

成都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海关将围绕培育外贸新动能、提升对外开放能级、促进跨境贸易便利、营造良好口岸营商环境等4个方面细化配套举措,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通关便利、推动成都外贸稳量提质。

本文总结了成都在2025年一季度冲刺“开门红”期间的一系列积极举措,包括在长三角的招商引资活动,众多项目的签约落地,外企考察合作以及海关出台的促进跨境贸易便利的措施等,展现了成都在经济发展、产业建设和对外贸易方面积极进取的态势。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4086.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2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