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情况,包括A股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占比情况,以及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部门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出的各项举措,还提到了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对于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在制度、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建议。
人民网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黄盛)在A股上市公司里,民营经济占据着相当重要的比例呢。近2/3的上市公司为民营企业,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约八成公司是民企,新三板约九成是民企,而且民企再融资、并购重组家数约占全市场的七成。这足以表明民营经济在资本市场中的分量,而如今,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解决民营企业发展难题的机制,正在加速推进。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不久前主持召开党委会议,提出要让股、债、贷这三种融资渠道更加畅通无阻。要加大各类金融资源要素的投入,把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个老大难问题给解决掉,从而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强劲的金融支撑。
为了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次会议还提出了一系列措施。要利用好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以此来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要把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的各项举措落实到位;要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的规模,强化民营企业债券风险的分担,支持民营企业发行科创债券、绿色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融资工具;要健全民营中小企业的增信制度,解决民营中小企业信用不足、信息不对称等融资制约因素;优化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支持产业链上的民营企业便利融资;建立常态化的银企交流沟通机制,运用好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让服务链条畅通起来,提高民营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效率。
金融监管总局党委召开会议也表明了态度。要保持对民营企业稳定有效的增量信贷供给,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首贷、续贷、信用贷的支持力度。要为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搭建银企精准对接平台,充分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作用,落实好无还本续贷政策,加强科技赋能普惠金融,切实提高民营企业融资满足度。要用好“白名单”机制,打好房地产各项融资工具的“组合拳”,满足包括民营房企在内的各类房地产企业不同环节、不同阶段的合理融资需求。要丰富保险产品体系,稳步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工作,加强和完善对民营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在金融业市场准入方面,要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
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主持召开党委会,提出要做好民营企业股债融资支持工作,以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着力点,抓好“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的落实,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加快培育耐心资本,吸引更多优秀民营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壮大。还要积极助力民营企业破解发展难题,配合有关部门化解拖欠民营上市公司账款问题,统筹做好房地产企业融资支持和债券违约风险防控,会同相关方面稳妥处置民营上市公司退市风险,完善市场化重整机制,推出更多典型案例。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民营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金融体系就得从“输血”功能升级到“造血”功能。既要通过工具创新来打通融资的堵点,更要通过制度设计重新构建金融机构的激励约束机制。在推动政策细则落地的过程中,尤其要在风险定价能力提升、数据基础设施完善等难点领域取得突破,形成“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
田利辉还说:“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特别需要金融体系在融资渠道、风险分担、服务适配性等多个维度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核心方向包括多元化融资工具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赋能和长期资金与政策协同机制。”他举例说,对于轻资产的科技型民企,要完善知识产权评估和交易机制,支持专利、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质押融资。在渠道方面,要优化股权融资渠道,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降低民企上市门槛,鼓励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过IPO或并购重组扩大资本规模。
针对破解金融机构“不敢贷、不愿贷”的难题,田利辉建议从激励机制、风险分担、能力建设这三个方面发力。同时要推动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与地方担保机构联动,降低民企担保费率,并确定风险分担比例,从而实现政府性融资担保扩面提效。
也有业内人士给出建议,在金融机构服务能力方面,要针对细分领域培养“产业 + 金融”复合型人才,提升对民营企业技术路线和市场前景的研判能力,提高服务团队行业专业化水平。还要运用大数据建模分析民企经营数据,取代传统对抵押物的依赖,通过金融科技赋能精准风控。
本文总结了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各金融相关部门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举措,以及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从不同角度提出的促进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这些都对民营经济的健康、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3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