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对德国的联邦议院选举进行报道,涉及选举当日情况、各党派在选举前的民调支持率、可能的选举结果、执政联盟组建面临的状况以及选举背后德国面临的各种政治经济等挑战等内容。
据德新社2月23日报道,在德国各地,联邦议院选举投票拉开帷幕,数千万德国选民即将在这场近年来最为关键的选举中行使自己的投票权利。
德国的投票站按照当地时间安排,于上午8点开放,然后在下午6点关闭。
报道指出,在此次投票之前的数月里,德国反对派保守党团在民调中的支持率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正面临着诸多紧迫的挑战。在经济领域,经济处于低迷状态;在社会层面,移民问题亟待解决;国际事务方面,美国对俄乌冲突政策的转变也给德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如果保守党团在此次选举中获胜,那么基督教民主联盟的弗里德里希·默茨极有可能取代中左翼的奥拉夫·朔尔茨成为德国总理。朔尔茨所领导的三方执政联盟在去年11月出人意料地垮台了。
与此同时,民调显示,强烈反对移民的德国选择党在此次选举中有望位居第二,这将是德国后纳粹历史上极右翼政党取得的最佳成绩,这无疑会对主流政党构成巨大的挑战。
朔尔茨领导的德国社民党在民调中的得票率一直在16%左右,处于第三位。在过去的三年里,德国社民党主导着与绿党和亲商的自由民主党组成的执政联盟,而这个执政联盟内部争吵不断。
由于预计没有一个政党能够获得绝对多数的议席,所以需要多个党派共同组建执政联盟。但这个工作可能会非常棘手,因为所有的主流政党都明确排除了与德国选择党合作的可能性。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2月22日报道,默茨在德国23日选举前发表的最后一篇“默茨邮件”时事通讯中写道:“很多人……隐约觉得我们国家和世界局势有些不对劲了。”即将在投票后很可能接任联邦共和国总理职位的默茨并没有表现出候任领导人那种乐观积极的情绪,而是如一位直言不讳者般不加修饰地说出事实。默茨写道:“与以往众多的联邦选举不同,此次选举充满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动荡。”
国民情绪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只有18%的德国人认为国家处于正轨之上。在这个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一种少见的焦虑情绪弥漫在整个竞选活动之中。
报道称,其中的原因并不难理解。战后德国繁荣的根基正在被侵蚀。俄乌冲突不仅暴露出德国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也体现出德国希望通过深化贸易联系来维护和平的愿望是多么的不切实际。特朗普正在打破美国在欧洲安全架构中地位的固有观念,而这种观念在德国可能比在西欧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加根深蒂固。
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国内秩序也在瓦解。从经济方面来看,虽然在很多国家,现任政府被那些厌倦了生活成本飞速上涨的选民推翻,但是在德国,这种情况还伴随着对本国制造业优先的商业模式更深层次的不安情绪。“这个国家什么都不行了”成为一句越来越被人们挂在嘴边(尽管有些夸张)的抱怨话语。
正是这种不安情绪将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推到了以前难以企及的高度。
报道还称,德国的下一任总理将在选民满怀怒气、经济停滞不前、世界形势朝着不利于欧洲的方向快速转变的背景下就职。这无疑是一项艰巨而不令人羡慕的任务。(编译/胡雪 郑国仪)
2月23日,选民在德国东部哈雷一处投票站投票。(法新社)
本文总结了德国联邦议院选举投票当日的基本情况,重点分析了各政党在选举前的民调情况、可能的选举结果走向,以及德国面临的政治经济挑战等多方面因素对选举产生的影响,包括经济低迷、移民问题、国际局势变化等,这些因素也让选民充满焦虑,而德国的下一任总理将在重重困难下开启任期。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3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