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籍博士生被疑AI作弊遭开除,索赔百万美元!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一名中国籍博士生杨海山在考试被疑使用AI工具作弊而遭开除后,提起诉讼索赔133.5万美元的事件。详细介绍了考试的要求、学校的指控依据、杨海山的反驳以及他导师的态度,还提及他认为自己被针对的过往经历,反映出学术界对AI使用规范的不同看法和当前规范调整的现状。

中国籍博士生被疑AI作弊遭开除,索赔百万美元!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发生了一件备受瞩目的事件,一名中国籍博士生杨海山近期被学校开除了。开除的原因是他在2024年8月于摩洛哥进行的一场重要考试中,被怀疑使用了人工智能(AI)工具。这场考试对他而言意义非凡,是他在健康服务研究、政策与管理领域攻读第二个博士学位的前期考核。考试规则很明确,他要在8个小时内完成三篇小论文,而且只能使用课堂笔记、报告以及书籍,严禁使用任何AI工具。

然而,他提交的答案引起了学校方面的怀疑。学校做出开除决定的依据主要是四名教授的审查结果。这几位教授指出,杨海山的论文里存在一些疑点。比如,其中包含了“未在课堂中讨论的概念”以及“不常见的缩写”。而且,从写作风格上来看,显得过于平淡,缺乏个人特色。更关键的是,教授们利用ChatGPT重新生成了考试题目的答案,发现杨海山的作业和AI生成的内容在结构和语言上有着很高的相似度。例如,他的答案中使用了“PCO”这个缩写,代表“初级保健组织”,这个缩写在学术界并不常见,却和AI的生成结果相符。

但杨海山坚决不承认自己在考试中使用了AI。他解释说,之所以AI生成的回答和他自己的回答类似,可能是因为AI工具引用了他所学的相同数据。他甚至怀疑教授们在审查过程中对AI的回答进行了修改,然后再与他的答案进行比较,这才造成了表面上的相似性。

杨海山的导师布莱恩·道德(Brian Dowd)也站出来为他说话了。在信中,导师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他强调杨海山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学生,并且提到自己有着四十多年的教学经历,在这期间,从来没有见过学校对一个学生有如此强烈的敌意。他对针对杨海山的指控表示怀疑,认为现有的证据是不充分的。

杨海山的诉讼还涉及到另一个争议点。他觉得自己以前因为学术争执的原因,成了部分教授的攻击目标。根据他提供的记录,明尼苏达大学在2023年的时候削减过他的资金,还指控他在担任研究助理期间表现不好。虽然最后学校道歉并且恢复了他的资金支持,但是杨海山认为,这些过往的争议和这次的AI作弊指控是有关联的。

这件事情反映出了当前学术界对于AI使用规范的不同态度。很多学术机构还没有对AI在写作和研究中的应用达成一致的看法。就拿ChatGPT这样的生成式AI工具来说,它是否应该被看作是作弊工具,到现在还是一个有争议的焦点。像《科学》(Science)和《柳叶刀》(The Lancet)这样的国际期刊已经开始放宽对AI工具在学术写作过程中的使用规定了,不过要求作者对AI的内容负责。但是很多国内的学术期刊对AI的态度还是比较谨慎的。这起案件涉及到学术诚信以及AI技术如何融入科研流程等重要问题。虽然AI工具在很多领域都已经广泛应用了,但是它在学术写作中的使用仍然需要进一步明确伦理规范并且进行清晰的界定。

随着AI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学术界的规范也一直在调整。学校和学术期刊该如何处理AI在学术写作中的使用,这将是未来的一个重要课题。不管杨海山这个案件最后的结果如何,它都会成为学术界界定AI使用边界的一个重要参考,也可能会引发更广泛的讨论和规范建设。

本文总结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中国籍博士生杨海山被疑AI作弊遭开除而诉讼索赔的事件,探讨了事件背后学校的审查依据、杨海山的反驳、导师的支持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针对情况,强调了该事件反映出的学术界对AI使用规范的不同态度和当前规范调整的必要性。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3025.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