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着“感知幸福的能力”展开,阐述了幸福不是功成名就或财富的满足,而是对生活点滴的感恩和洞察。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幸福瞬间,如清晨阳光、老人相伴、淘到好书等,还讲述了在困境中感知幸福能发现成长契机,同时指出快节奏社会中人们易迷失这种能力,最后强调要重拾需放慢脚步、心怀感恩。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的“读创诵读”项目,有着独特的内涵。其中有这样一篇关于幸福的朗诵作品。
朗诵者是赵玉,只要轻轻点击小三角就能收听。而这篇作品的主题是“感知幸福的能力”。
幸福究竟是什么呢?它绝不是那种在取得巨大成功之后的狂喜,也不是坐拥无数财富的那种满足感。幸福是一种能力,一种能够敏锐地察觉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深深感恩的能力。
当我们拥有了感知幸福的能力时,就能够在平凡的日常生活里发现美好的事物。比如说,在清晨的时候,那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在脸上,此时那丝丝的暖意就如同幸福在轻轻地抚摸着我们;当我们漫步在街头巷尾,看到老人们相互搀扶着慢慢散步,他们那背影之中满满都是岁月沉淀下来的深情,这就是幸福的相伴;还有的时候,偶然在旧书摊淘到了一本寻觅已久的好书,在翻动纸张的时候散发出来的墨香,这也是一种幸福的邂逅啊。
这种感知幸福的能力,还能够让我们在困境之中依然心怀希望。当生活中的暴风雨突然来袭,像事业遭受挫折、感情上遇到冰冷的对待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感知幸福,那么就能够看到在这些挫折背后隐藏着的成长的机会。就好比失业了,这虽然看似是坏事,但其实我们因此有了重新去审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去追寻真正热爱之事的机会;失恋了,我们也可以在独处的时候更好地了解自己,明白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些难道不也是幸福以另一种别样的形式给予我们的馈赠吗?
然而,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之中,人们常常在忙碌和对物质的欲望中迷失了这种感知幸福的能力。大家盲目地去追求更多的财富、更高的社会地位,却忽略了身边已经存在的那些小小的确定的幸福。我们总是在匆匆赶路,却忘记了欣赏沿途的风景;总是在追逐远方的幸福,却对身边的温暖视而不见。
如果想要重新拾回感知幸福的能力,就必须要放慢自己的脚步,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要像孩子一样,用那种纯真无邪的眼睛去看待这个世界,会因为一朵花的盛开而满心欢喜,会为了一颗星星的闪烁而欢呼雀跃。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感恩,感恩家人默默的付出、感恩朋友真诚的陪伴、感恩陌生人善意的微笑。当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感恩之情的时候,幸福就会像清泉一样,在我们的心田里缓缓地流淌。
感知幸福的能力,这是生活给予我们最最珍贵的礼物。它能够让我们的生命不再是一片苍白,而是充满了温暖和色彩,能够让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角落,让我们的心灵有可以栖息的地方。
【作者简介】唐兴林,出版小说集《白云深处》《蹲点干部》。创作长篇小说《深圳爱情》《仰望天空那朵玫瑰》《早安,深圳》《深圳放牛》《远去的村落》五部。居住在深圳专门从事文学创作。
本文首先解释了幸福是一种感知幸福的能力,然后从发现平凡美好、困境中见希望两方面阐述这种能力的体现,接着指出快节奏社会中人们易迷失这种能力,最后说明重拾能力的方法,强调这种能力是生活珍贵礼物,能让生命充满温暖与色彩。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2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