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太原市幸福汇藏山墅养老服务中心主任李爱玲对山西养老相关问题的看法及建议。李爱玲作为一线养老服务工作者,对民生养老政策十分关注,她感受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养老工程建设计划很暖心。同时,她指出山西老人养老存在复杂性和紧迫性,农村养老现状呈现“一高、两低、两缺”的情况,进而从培育企业、服务网络构建、人员队伍建设、民企参与、运营模式创新等多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省人大代表、太原市幸福汇藏山墅养老服务中心主任李爱玲,在谈及政府工作报告时满是感慨。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新建改造50个社区养老工程、50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以及100个标准化社区食堂,这一计划彰显出为民情怀,充满温度与力量,让作为社区养老工作者的李爱玲心里暖融融的。
李爱玲在养老服务一线已经工作了十年。这十年间,她始终关注着民生养老问题相关的政策。在日常工作中,她在老人身上看到了生命最本真的状态,在护理人员身上看到了无尽的爱与默默的付出。
李爱玲深知山西老人的养老问题复杂又紧迫,并且这一问题与每个人都紧密相连。她表示,当前农村养老的现状大致可以归纳为“一高、两低、两缺”。所谓“一高”,就是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两低”则是养老保障水平低、服务水平低;“两缺”是老人精神文化缺、失能老人护理服务缺。
针对这些情况,李爱玲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她认为政府应秉持公益化理念、运用市场化思维、提供专业化服务,从而培育出一批有温度、有情怀、有品质的品牌连锁企业。并且要加强养老服务供给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以此引导养老服务企业规范发展。
在加快构建农村基本养老三级服务网络方面,李爱玲建议在做好基本养老服务的同时,增加对农村孤寡空巢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服务供给。服务网络要从县区延伸到乡镇,采用“一个中心 + 多个服务站点”的布局形式。
关于强化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由于山西省养老服务人才短缺且流动性大,她建议将技能培训下放给用工企业,由企业负责培养、使用、评价;而政府则科学制定规范流程给予帮扶,构建培训与使用的合理机制,不断提升技能培训的质量和效率。
她还建议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到农村特困老人养老方案的设计并推动实施,从而实现服务供给的多样化、专业化、标准化。通过政府逐年增加购买养老服务的财政支出,实现养老服务的良性、长效、可持续发展。
在探索创新养老服务发展机制方面,她提议建立完善“公建 + 民营 + 合作”的养老运营模式,在各级公立养老机构大力推行公建民营的标准体系,引导养老服务事业规范发展。同时,借助政府搭建的养老服务平台,提高养老服务的数字化能力,推动养老服务供需的精准对接,切实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省人大代表李爱玲基于自己在养老服务一线的经验,感受到政府养老计划的暖心之处,指出山西养老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农村养老现状堪忧。然后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应对山西养老问题的建议,包括企业培育、服务网络构建、人员队伍建设、民企参与、运营模式创新等,这些建议有助于推动山西养老事业更好地发展,为解决山西养老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