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度近视:从奶奶的2300度说起,2300度近视!老人玩手机背后的健康隐忧

“奶奶每天玩手机到凌晨近视2300度”这一事件登上热搜,引出对超高度近视的探讨。包括医生对该事件中老人近视度数的质疑与分析,还阐述了近视与遗传、环境的关系,强调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对视力的影响,以及超高度近视可能伴随的其他疾病,最后给出保护视力的相关建议。

近日,“奶奶每天玩手机到凌晨近视2300度”这个话题一下子就登上了热搜榜。

超高度近视:从奶奶的2300度说起,2300度近视!老人玩手机背后的健康隐忧

这是一张微博截图,从图中可以看到这件事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山东有一对70多岁的爷爷奶奶,这两位老人每天只要一睁眼就开始玩手机,一直玩到深夜,家人怎么劝都没有用。其中奶奶的视力状况更是令人咋舌,她的左眼近视竟然达到了2300度,连验光的机器都无法打出准确的验光结果。

这一情况让很多网友都大为好奇,大家都在问:2300度的近视是真实存在的吗?

实际上,临床上近视三四千度也并非罕见。

而且超高度近视一般都会伴随其他疾病。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浙江大学眼科医院)视光中心主任倪海龙主任医师表示:“这种度数的近视当然是存在的,临床上还有比这个更高的近视度数呢。”不过,对于热搜中70多岁的老人在短时间内就达到如此超高度近视,倪主任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可能老人本身就患有高度近视,或者是有核性白内障等眼睛器质性问题,才会出现近视度数叠加的验光结果。”就拿白内障来说,眼睛里晶体的密度加厚了,就会导致屈光折射率增加。一般青少年近视眼轴会发生变化,而白内障老人眼轴是不会变化的,只是通过仪器检查显示近视度数加深。

青少年超负荷使用电子产品容易让眼睛调节产生痉挛,从而表现为假性近视的状态,但是老年人眼睛的调节能力已经基本丧失了,所以不太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同时,机器打不出验光结果,可能是受到了其他眼病的“干扰”。因为验光仪器默认的眼睛“镜头”是透明的,如果存在其他眼病问题,比如角膜瘢痕、白内障、眼内出血等病变,就会使得屈光介质不清晰,进而影响验光结果。所以倪主任建议,老人可以做进一步的检查,评估眼底眼轴及晶状体(有无核心白内障)的情况。

其实啊,2300度的近视还不是极限呢。有网友甚至晒出自己12000度的近视,没错,就是12000度。

浙江省眼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高度近视专科主任傅映晖表示:“从理论上来说,近视12000度是存在的,一般来说这种视力会伴随着其他疾病。”她还说,在门诊中近视三四千度的患者也并不罕见。

通常来说,近视超过600度就算是高度近视了,而近视超过1000度就属于超高度近视。3000多度的近视是无法常规通过电脑自动验光仪验出来的,需要医生根据眼轴换算加上自身的经验来验光。

比如说,正常人的眼轴长度在22 - 24mm之间,而超高度近视的人眼轴长度超过了26mm,甚至能达到36mm。“眼轴越长,视网膜发生病变的概率就越高,甚至会出现裂孔、脱落等情况。”

近视与遗传和环境都是有关系的。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导致度数增加的直接行为。

傅映晖主任说,高度近视和超高度近视,和遗传、环境这两个因素有关。在这个时代,近视已经是很常见的现象了。

近视的人群分布非常广泛,已经不分职业、不分年龄段了。傅映晖主任说:“以前是说老师、会计近视的比较多。现在呢,所有的行业都有很多近视的人,就连我们医生群体中也有很多近视的。”当他们进入学校进行检查的时候,发现有的小学六年级近视的人数已经超过了50%,一些中学的近视率就更高了。

在门诊中,傅映晖主任遇到过三岁娃娃近视就达到1000多度的情况,这种就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也有七八岁的小学生近视已经有七八百度了,这就是“用手机和IPAD陪伴孩子”所带来的后果。

孩子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要尽可能多地接触大自然。“有研究表明,自然光线的变化对眼睛是有好处的。所以对于小朋友们来说,尽量到室外去,哪怕是课间10分钟,也可以出去晒晒太阳,在自然光亮下放松眼睛。”

每次遇到小朋友来就医,傅映晖主任就会很郁闷。“现在近视率这么高,和智能手机是脱不了关系的。”她说,十年前,智能手机还没有那么普及,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近视的人没有现在这么多,甚至高度近视的人也很少。这些年,近视的人越来越多了。

当代的人,手机几乎不离手。在地铁里、会场上,甚至有人走着路、骑着车都一定要盯着手机屏幕。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导致近视度数增加的直接行为。傅映晖主任说,大部分人成年之后,近视度数就会稳定下来,一般不会再增加。但是如今在临床中也有成年人近视度数增加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越来越多。

她就遇到过这样的例子。有一个30多岁的男子,之前眼睛一直很好,从来都不近视。但是在辞职待业期间,整天窝在家里刷手机,后来因为视力模糊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已经有100度的近视了。

所以说,对于视力的变化,大家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可别以为佩戴合适的眼镜就万事大吉了。越是高度近视的人,就越容易发生眼部病变。”傅映晖主任介绍,比如白内障,一般人高发在七八十岁,但是高度近视的人可能不到60岁就会患上白内障。

除了正确用眼之外,傅映晖主任建议,就像定期做全身体检一样,有高度近视的人也需要定期给眼睛做体检,尤其是眼底(视网膜)的全面检查,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视网膜变性、裂孔等等),从而避免发生更严重的病变。这种定期检查建议每年进行一次。

文章从“奶奶玩手机近视2300度”的热搜事件出发,深入探讨了超高度近视的相关情况。阐述了超高度近视存在的真实性以及可能伴随的疾病,分析了近视与遗传和环境的关系,指出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近视度数增加的重要原因,强调了不同年龄段近视的现状和危害,最后提出高度近视者需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的建议。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2021.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2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