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的小朵朵突然大哭且指向喉咙,疑似误吞硬币被送往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消化与肾病科就诊。医生经询问和检查确定为消化道异物并发现食管上段有金属异物,安排住院做胃镜检查,最终顺利取出并非硬币而是“乾隆通宝”的异物,小朵朵术后很快康复出院。同时介绍了滨医附院儿童消化与肾病科的情况,以及儿童消化道异物相关的一些知识包括孩子爱吞异物的原因、危险物品、预防措施和紧急处理指南,还介绍了儿童消化专业专家团队成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报道,有一个名为小朵朵(化名)的2岁小女孩,平日里活泼可爱,如同家人的小开心果一般。然而不久前的某一天,平静被打破了。小朵朵突然放声大哭起来,并且用手指着自己的喉咙,嘴里只能发出“啊啊啊”的声音。毕竟她年纪太小,还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这可把家长吓坏了,于是紧急将她送往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儿童消化与肾病科进行诊治。接诊的医生非常细心,在详细询问了小朵朵的病史之后,推测小朵朵可能是误吞了一枚硬币,不过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具体情况还不是很确定。再结合小朵朵出现流口水、呕吐等症状,医生高度怀疑这是消化道异物导致的。紧接着,医生马上为小朵朵安排了影像学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在小朵朵的食管上段存在一个直径大约1.5厘米的圆形金属异物。情况紧急,儿童消化专业团队迅速做出反应,紧急安排小朵朵住院,并且开始着手准备进行胃镜检查。滨医附院在应对儿童消化道异物的诊治方面,有着一套十分完善的处理流程,而且实行24小时听班制度,这就确保了在遇到此类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在完善了术前检查之后,小朵朵被快速送往儿童诊疗中心胃镜室。在麻醉师和内镜护士密切、默契的配合之下,内镜医生仅仅用了5分钟就顺利地将异物取了出来。当看到取出来的异物时,大家都吃了一惊,原来这个异物并非普通的硬币,而是一枚“乾隆通宝”。手术结束之后,小朵朵很快就从麻醉状态中清醒过来了。经过几个小时的观察之后,小朵朵顺利地开始进食了。目前,她已经康复出院了。下面来介绍一下滨医附院儿童消化与肾病科的情况。滨医附院可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儿童消化专科联盟的理事长单位呢。这个科室设置了多个功能完备的医疗单元,像病房、儿童消化专科门诊、儿童内镜中心以及儿童13C呼气试验检查室等等,这些医疗单元可以为患儿提供全面而且细致的诊疗服务。科室还配备了两套消化内镜系统,以及十余条各种型号的胃肠镜。目前,该科室开展的消化内镜技术包含了儿童无痛胃肠镜检查、内镜下异物取出术、内镜下营养管置入术、内镜下止血术、内镜下息肉切除术(EMR)以及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等多项前沿技术。这些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让科室的诊疗水平得到了提高,更是给患儿带来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据统计,这个科室每年完成各类内镜下诊疗操作的次数超过1000人次。再来说说儿童消化道异物这个事儿。首先,为什么孩子总是喜欢“吃”一些奇怪的东西呢?原来是3岁以下的小宝宝正处于“口欲期”,这个阶段的他们通过嘴巴来探索这个世界,像硬币、纽扣、玩具零件之类的东西都有可能成为他们想要“尝鲜”的目标。有数据表明,医院每年接诊的消化道异物患儿中,80%都发生在1 - 3岁这个年龄段,而且硬币在异物排行榜上长期占据首位。其次,哪些物品是最危险的呢?纽扣电池可不得了,它在2小时内就可能灼穿食道,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强磁铁也很危险,如果有多块磁铁的话,会导致肠管粘连穿孔;像针、鱼刺这类尖锐物,可能会刺破血管;还有水宝宝、堵漏王这类膨胀物,遇水会膨胀数十倍;各种酸碱腐蚀性异物,会严重损伤消化道黏膜,影响生活质量。当然了,像小硬币、塑料珠等表面光滑的小物件,多数情况下是能自然排出的,但还是要根据宝宝的年龄、异物的大小、位置等因素综合判断,并且仍然需要就医观察。然后,家长必须要学习的“防吞秘籍”有哪些呢?一是“三米法则”,把危险物品放在宝宝踮脚也够不到的3米之外;二是“玩具安检”,要定期检查玩具是否有松动的零件,像磁力珠这类玩具建议6岁以上儿童使用;三是“进食监管”,吃鱼的时候要挑刺,坚果要碾碎,果冻要切成5mm的小块;四是“趣味教育”,可以用“肚子里会长刺猬”之类的故事来给孩子树立危险意识。最后就是紧急情况处理指南了。如果出现突然流口水、拒食;呕吐物带血;腹部肿胀压痛;便便带血或异物这些情况,就要立即就医。而有些事情千万别做,比如强行催吐(可能会划伤食道);吞米饭/馒头(会加重卡顿);喝醋(会腐蚀食道而且没有效果)。正确的做法是:1. 记录误吞时间、物品信息;2. 保存相同物品样本;3. 保持孩子安静,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诊;4. 若出现呼吸困难,立即海姆立克急救。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内容是参考《中国儿童消化道异物管理指南》编写的,急救措施请以专业医师指导为准。重点是预防胜于治疗,一定要为宝宝营造一个安全的探索环境。要记住,危险往往就在转身接电话的30秒内发生,守护孩子需要360°的细心防护!再介绍一下儿童消化专业专家团队。谢庆芝,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担任滨医附院儿科副主任、儿童消化与肾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擅长儿童消化、感染与免疫性疾病的诊治(像急慢性腹泻、腹痛、便秘、食物过敏、肝功能异常、过敏性紫癜等疾病)。还开展幽门螺杆菌感染,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刘永蛟,是副主任医师,擅长儿童消化系统各类疾病的诊治,例如急慢性腹痛、腹泻、呕吐、便秘、消化不良,以及幽门螺杆菌、过敏性紫癜、急慢性胃炎、肝功能异常、食物过敏相关性疾病等。同时擅长儿童消化内镜诊疗操作,像无痛胃肠镜检查、消化道异物取出术、内镜下止血、内镜下营养管置入、胃肠道息肉切除术、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等。邢朝品,是副主任医师,擅长治疗儿童消化系统疾病,比如急慢性腹痛、腹泻、便血、呕吐、功能性便秘、胆汁淤积性肝病、胰腺炎等;也擅长胃肠镜诊疗技术等。
2岁女童小朵朵误吞异物被滨医附院成功救治的事件,同时介绍了滨医附院儿童消化与肾病科的情况、儿童消化道异物相关知识以及儿童消化专业专家团队。这些内容全面地展示了儿童误吞异物事件中的医疗救治过程、预防知识和相关医疗团队情况,提醒家长重视儿童消化道异物的预防和应对。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1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