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新的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于2月23日起施行,其中禁止使用一些高风险食品原材料,如野生菌、发青发芽土豆、新鲜生黄花、四季豆等引发了争议。支持者觉得能规避风险,反对者认为管得太宽,尤其是四季豆被禁争议较大,最后还提出对于农村聚餐食材规定不应简单行政命令,可通过宣传教育、第三方监管等方式保障食品安全。
自2月23日起,泸州市将正式施行新的《泸州市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在这个规范当中明确地规定了,农村集体聚餐的时候不得使用野生菌、发青发芽土豆、新鲜生黄花、四季豆等这些被视为高风险的食品原材料。此规定一经公布,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巨石,瞬间激起了一场关于“舌尖”的激烈争议。
在支持这一规定的人群看来,这个规定有着积极且明显的意义,那就是能够非常有效地规避食品安全风险。毕竟,食品安全是关乎民众健康的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不过呢,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持有相反的观点,他们觉得这个规定“管得太宽”了。
就发青发芽土豆等食物而言,大家基本上没有太多的争议。按照现有的食品安全条例来说,这些食物本来就是不可以食用的。禁止使用野生菌这一点,很多人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家都知道,野生菌是否能够食用,其识别的难度是相当大的。有很多野生菌,它们的性状都不明确,而且毒性非常大,这可是关乎性命的事情。一旦误食,那可就是一大片人都会被毒倒,所以将野生菌禁止在农村集体聚餐中使用,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然而,整个争议的焦点主要是集中在四季豆上面。那些支持这一规定的人认为,这个规定其实是保障食品安全必不可少的一个举措。因为四季豆当中含有天然的毒素,如果没有充分地进行烹煮的话,是极容易引发中毒反应的。我们要知道,农村集体聚餐往往都是采用大锅来进行烹饪的,在这种情况下,烹饪的时间和火候都是很难精准地去掌控的,这样一来就大大增加了食物中毒的风险。
可是,反对者却对这个规定提出了质疑,他们觉得这个规定“管得太宽”了。四季豆可是一种常见的食材啊,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吃,现在却突然被禁止在农村聚餐中使用,这真的是让人有些难以理解。有些人觉得当地的有关部门出发点确实是好的,是为了保障大家的食品安全,但是这个做法却是值得去商榷的。
大家都清楚,四季豆因为价格便宜,口感又好,而且还容易烹饪,所以深受群众的喜爱。虽然说它如果没有经过充分烹煮会产生一定的毒性,但是一般情况下这种毒性并不是很大。而且厨师们基本上也都掌握正常的烹饪手段,比如说,事先采用热水汆煮这种方式,就完全可以避免中毒的风险。所以,把四季豆列入到完全禁止的名单当中,这样的做法就好像是因为害怕噎着就干脆不吃饭了一样,有点因噎废食的感觉。
泸州市的这个规定属于地方规范性文件。我们要知道,制定规则可不是越多就越好。那些繁杂但是又不实用的规定,不仅会产生大量的政策成本,而且还有可能因为某些规则不切实际,最终导致这些规则形同虚设,这样一来还会影响群众对相应政策法规的信任。所以,有人就提出了建议,对于聚餐能够使用哪些食物,除了中小学等特殊的场所之外,不应该采取行政性的命令,改为政府不提倡或者是建议这样的措辞会更好一些。
如果想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高村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其实是有更好的办法的。比如说,可以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为村民提供食品安全培训,让村民们能够了解那些高风险食材正确的处理方式,而不是简单地采取一刀切的禁令。另外,还可以引入第三方监管,对农村聚餐的食品安全进行监督指导,这样就能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传统美食保留一席之地。
本文总结了泸州市新的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中的食材禁令引发争议,分析了不同食材禁令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重点阐述了四季豆被禁的争议焦点,最后提出了改进食品安全管理的建议,如宣传教育、第三方监管等,强调不应简单使用行政命令来管理农村聚餐食材。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1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