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深入剖析德国绿党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德国大选中的状况。德国正处于多重危机之中,此次大选备受瞩目。绿党在当前执政联盟“交通灯”联盟中是唯一在民调数据里未出现重大下滑的政党,但它也面临着诸多困境。文章从绿党深陷危机的现状、原因,其竞选纲领内容以及执政意愿等多方面进行阐述,探讨绿党在大选中的前景以及能否延续“造王者”角色等问题。
【编者按】
这篇文章是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及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与澎湃新闻国际部合作推出的“同观·德国”专栏的第62篇。在2月23日德国即将举行联邦议院选举之际,“同观·德国”推出系列文章,对选前各党选情进行分析,预判选后组阁前景。本文着重分析绿党选情,在当前局势下,绿党作为“交通灯”联盟中的一员,虽然在民调数据里未出现重大下滑,但想要延续“造王者”角色面临诸多挑战。
德国当下处于多种危机的笼罩之下,经济衰退、政党极化、社会撕裂,而且特朗普2.0的新政对欧洲形成强烈冲击。在此背景下,2月23日的德国联邦议院大选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德国绿党作为现任执政党之一,如何在经济振兴与气候保护之间寻求平衡,以及能否在此次大选后继续扮演“造王者”的角色,值得人们关注。
风光一时的德国绿党为何如今深陷危机呢?
在2021年联邦议院大选中,德国绿党以14.8%的得票率创下历史最佳选举成绩,从而进入联邦政府,稳固了其主流政党的地位。在与社民党和自民党组成的“交通灯”政府中,绿党获得了五个内阁职位,包括经济与气候部及外交部等重要部门。这让绿党看似拥有了推动国家向绿色转型的强大权力,执政后的支持率也迅速攀升。然而,这届政府任期还未过半,形势就发生了巨大转变。绿党支持率近乎腰斩,从2022年8月到2023年8月,其民调支持率从23%降至12%。
2024年9月底,绿党在德国东部三个联邦州的选举中遭遇“灾难性失利”,双党主席和青年绿党联邦理事会成员集体辞职。媒体和专家纷纷表示,绿党“陷入十年来最深危机”。2024年11月,德国“交通灯”政府破裂,提前进行大选,绿党与其他两个执政党被指责“执政能力低下”“相互拆台”。绿党自身的危机加上“交通灯”政府的危机,无疑给绿党谋求继续执政增添了更大压力。根据不同机构的最新民调数据,联盟党以30 - 31%的支持率暂时领先,德国选择党以21 - 22%紧随其后,社民党为15 - 16%,而绿党支持率在13 - 14%之间徘徊,未能进入前三名。
绿党在本届政府中遭遇严重危机且当前支持率停滞不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绿党在交通灯政府任期内“绿色承诺”过多,而落实过少。执政之初,绿党将气候保护列为新政府的优先事项。但俄乌冲突以及随之而来的能源供应危机,使绿党掌管的经济与气候保护部陷入持续的危机管理中,绿色政策的落实要么滞后,要么过于激进。例如,绿党推动的最具争议的《供暖法》被批评者称为“官僚怪物”。
其次,绿党在振兴德国经济方面表现乏力。德国经济持续衰退,呈现“去工业化”趋势,绿党被视为德国经济下滑的推动者之一。受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影响最大的工人阶层、农村居民和低收入人群普遍认为,绿党的气候政策成本过高,不仅加重了民众生活负担,还拖累了经济发展。
再者,欧洲政治集体右转,绿党的移民政策引发民众担忧和不满。绿党是“白左”的典型代表,从2021年上次德国大选至今,欧洲政治明显集体右转,民粹主义、保守主义力量增强,绿党对选民的吸引力下降在所难免,去年欧洲议会大选就是一个例证。同时,德国绿党过于宽松的移民/难民政策引发民众担忧甚至不满。民众担心大量移民会影响德国社会和文化的稳定,对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系统造成过大压力,还会导致社会治安恶化。
最后,环境和气候议题被边缘化,而安全与经济这些焦点议题并非绿党强项。2月的最新民调显示,德国民众在大选中最关心的议题依次为和平与安全(45%)、经济(44%)、社会公正(39%)、难民/移民政策(26%),气候议题仅排在第五位(22%)。在2月11日关于民众更相信哪个政党能解决当前最重要政治问题的民调中,联盟党位居第一(16%),绿党仅列第四(8%)。
对症下药,竞选纲领打出政策“组合拳”
针对自身危机,结合从“交通灯”政府中汲取的教训以及当前民众关注的焦点,绿党确定了竞选纲领,强调和谐、避免争议,推行务实温和政策,为与其他政党结盟留有余地。
绿党制定的竞选纲领聚焦经济社会复苏,核心议题包括:减轻民众生活成本、重振德国经济竞争力以及保护自然生存基础。绿党总理候选人、德国经济与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称,绿党要让德国“再次重塑自我”。
在经济领域,绿党计划设立“德国基金”,用于支持长期投资,十年内平均每年拟投资规模达数百亿欧元,并通过改革债务刹车机制来筹集资金。绿党竞选纲领中写道:“国家要重获发展动力,基础设施必须进行全面改造。通过这种系统性改造,我们将实现气候中和目标。”哈贝克认为,在经济重回增长轨道之前,必须通过举债为增长提供前期资金,他罕见地对联盟党发起尖锐批评,称对方所谓“无需新增债务”的说法是“谎言大炮”。
气候保护议题在绿党本次竞选纲领中的官方排名仅为第三,并且大多是在德国经济现代化的相关内容中被提及。绿党还一再强调,绿党气候政策不会增加新的经济负担,要让可再生能源价格变得“亲民”。同时,绿党致力于社会分级式气候补贴,欲让中低收入人群受益,高收入人群不享受此优惠,这体现了环保与社会公平兼顾的理念,也体现出绿党从《供暖法》争议中吸取教训,即气候保护问题从一开始就应该考虑社会因素。
在移民/难民政策领域,绿党在竞选纲领中倡导人道主义,比如敦促欧盟在外部边境“坚决打击非法遣返难民行为”。不过,绿党不像过去那样将此类诉求置于首要位置。绿党籍外交部长贝尔伯克强调,“将人道与秩序相结合的移民政策”也是“一个安全问题”。哈贝克最近针对在德叙利亚难民表示:“我们很需要那些在这里工作的人。那些不工作的人,如果其祖国局势安全的话,可以或者也必须回去。”相较于之前,这一语气较为强硬。
这些竞选政策首先展现了绿党的务实倾向,其次体现了绿党对民众生活的关注,也表现出绿党试图缓解复杂国际形势给民众生活带来的潜在冲击的意愿,同时尽力保持作为环保党的基本特色。
执政意愿强烈,力争“造王者”角色
根据当前民调,绿党支持率较为稳定,不出意外的话,其大选得票率不会偏离民调太多。但是大选后如何组阁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这是由德国近些年社会撕裂、政党格局碎片化决定的。可以确定的是,绿党执政意愿强烈,其领导层更是如此。为了这个目标,绿党不会过于拘泥本党意识形态,它对除了德国选择党以外的所有政党持开放态度。绿党领导层现在就已经开始酝酿与联盟党进行组阁磋商的策略。
联盟党与绿党结盟存在争议,联盟党内部意见不一。虽然两党正在三个联邦州层面联合执政,但基民盟的姐妹党基社盟主席、巴伐利亚州州长索德尔明确反对与绿党结盟,基社盟秘书长胡贝尔说:“任何支持《供暖法》和肉食禁令的人都不能成为基社盟的合作伙伴。”基民盟总理候选人默茨半年前表示绿党是基社盟头号对手,近日却在给党内基层的一封信中宣布不排除与绿党合作的可能。
在经济政策、移民政策、退出核电和煤电等议题上,联盟党和绿党确实存在很大分歧,双方的基础选民都不愿两党合作,而且按照现在的民调来看,两者结盟也无法获得议会多数席位。自民党明确反对与绿党结盟,更何况“交通灯”联盟的失败使自民党甚至得票率可能低于进入联邦议院门槛的5%。社民党与绿党在部分政策上有共识,但两党支持率也难以形成多数,除非联合第三党派。鉴于此,德国联邦层面前所未有的所谓“黑绿”内阁(即联盟党和绿党结盟)的可能性在增加。
总之,在2025年德国大选中,绿党企图借助明星政治人物哈贝克以及乐观的竞选话术重塑形象,将自身定位为对抗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的前沿力量。绿党能否赢得更多选票,或是延续“造王者”角色,取决于以下几点:其在经济衰退、移民压力等关键议题上提出的方案能否赢得选民的信任;能否让选民相信工业脱碳、经济复苏与社会正义具有兼容性;是否具备平衡中间派政治路线和严苛气候、社会政策的能力。
从乐观角度看,相较于上届大选结果,绿党是当前“交通灯”联盟中唯一在民调数据里未出现重大下滑的政党,其选民基本盘稳定,存在延续“造王者”角色的可能性。然而,近期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举措让欧洲各国措手不及,尤其是关税、国防安全、俄乌冲突解决方案等都将冲击德国经济,而经济振兴恰是绿党的短板。即便绿党继续执政,仍难以摆脱经济与气候目标的矛盾困境,假如再次出现三党联合执政,那么其达成共识的难度增大,绿党要避免重蹈“交通灯”政府破裂的覆辙,恐怕只能在过往教训中摸索前行,中短期前景不容乐观。
本文对德国绿党在2025年德国大选中的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首先阐述了绿党深陷危机的现状,包括支持率下降、选举失利等情况。接着剖析了其危机产生的多方面原因,如绿色承诺落实问题、经济振兴不力、移民政策引发不满以及议题优势不明显等。然后介绍了绿党应对危机的竞选纲领,涵盖经济、气候、移民等政策方面的调整。最后探讨了绿党执政的可能性,分析了其与其他政党结盟的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整体而言,绿党虽有一定优势,但也面临诸多困难,其在大选中及后续执政的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1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