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银行集团亚洲宏观分析师Perry Kojodjojo发布的研究报告相关内容,涉及熊猫债在融资成本方面的优势有望持续,2025年其全年总发行量可能继续攀升,还分析了2025年熊猫债市场的四大支撑因素等情况,同时回顾了自2023年起熊猫债发行规模显著攀升的相关情况并提及这种势头延续到2024年的表现。
近日,德意志银行集团亚洲宏观分析师Perry Kojodjojo推出了一份研究报告。在这份报告里,他指出熊猫债的融资成本优势很可能会一直保持下去。到了2025年,熊猫债全年的总发行量有望持续升高,而且还会吸引更多不同背景的发行人参与进来呢。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范子萌)也是在近日,德意志银行集团(以下简称“德意志银行”)亚洲宏观分析师Perry Kojodjojo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有着这样的观点:熊猫债的融资成本优势有望一直持续,2025年全年的总发行量会继续向上攀升,并且很有希望吸引更多来自不同背景的发行人加入其中。
该研究发现,2025年熊猫债市场有四个主要的支撑因素。首先是中美货币政策一直处于分化状态;其次是到期再融资的需求非常强劲;再者是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最后是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不断加码。
具体来说,德意志银行表示,对于那些想要寻找比美元融资成本更低的替代方案的企业而言,熊猫债的融资成本优势预计将会延续下去。另外,大约有620亿元的熊猫债券会在2025年到期,低成本的融资环境将会促使置换发行。并且,在开放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未来预计会有更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多边机构(包括亚投行)参与熊猫债的发行。
按照近三年79%的年均增速来计算的话,德意志银行预计2025年熊猫债的净发行量可能会达到大约1610亿元人民币。再加上到期置换的需求,2025年全年的总发行量有望攀升到大约2230亿元人民币(与上一年相比增长大约14%)。
回顾过去,从2023年开始,受到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地缘政治紧张促使融资多元化以及资金用途指引明晰化这三个因素的驱动,熊猫债券的发行规模显著上升。德意志银行的数据显示,2023年,熊猫债的总发行量同比增长了82%,达到1550亿元人民币,创造了新的纪录。
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延续到了2024年。2024年发行的总规模再次创下新高,同比增长82%,达到1950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比2023年全年的发行总量高出了大约26%;2024年熊猫债券的净发行量突破了大约900亿元人民币,比2023年翻了一番。
本文总结了德意志银行分析师对于熊猫债的研究观点,包括2025年熊猫债在融资成本优势有望持续的情况下发行量可能攀升,阐述了2025年熊猫债市场的四大支撑因素,还回顾了2023年起熊猫债发行规模不断增长且这种增长趋势延续到2024年的情况。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0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