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银行兴起:冲击与机遇并存的银行业变革 江西农商联合银行核心高管阵容不足一月成型

江西农村商业联合银行在1月底获批筹建后,不足一个月核心高管阵容就已成型,其于2月18日召开成立大会选举出相关人员任职。还提到目前获批筹建的多家省级农商行将在半年内开业,省级银行的成立会给省域、市域银行业竞争带来影响。同时阐述了省级银行的概念,统计了尚未组建省级银行的省份,介绍了省级银行的规模优势,以江西为例进行说明。并以四川等地省级银行成立后的发展情况说明其潜在成长冲动对地方金融竞争的影响,最后也指出省级银行真正融合发展面临的挑战等内容。

2月20日消息(记者 梁柯志报道)就在1月底刚刚获批筹建的江西农村商业联合银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其核心高管团队就已经组建完毕。

在2月18日这一天,江西农商联合银行举行了成立大会以及股东会的第一次会议。在会议上,选举出王东升担任董事长这一重要职位,并且聘任梁卫华出任行长,周斌和郑斌被聘任为副行长。

这一情况表明,作为江西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江西农商联合银行带着地方政府化解风险的目的与期望,以一种更为强大、统一的主体姿态参与到省域范围内的金融竞争之中。这样的情况必然会让同行感受到不小的压力。

记者发现,按照监管部门的相关要求,目前已经获批筹建的河南、江西、内蒙古等至少六家省级农商行,都要在未来半年之内正式开业。

许多接受采访的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相关人士都一致认为:随着省级城市商业银行、省级农商行这类省级银行不断成立,将会给省域、市域的银行业竞争格局带来很大的影响。在未来的某些地区,甚至有可能重塑金融竞争的格局。

2月17日,某大型股份制银行的机构部负责人承认,省级银行的成立对于股份制银行的业务“肯定会产生冲击”。一方面,省级银行的品牌影响力和规模优势不断增大,在承接省市政府、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业务方面的能力也会更强;其次,省级银行在资金、业务以及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区域协同能力也将得到增强。

然而,在西南地区某省级城市商业银行的一位人士看来,该行以化解风险为根本任务,本身也背负着不少的历史包袱。在成立后的前几年,可能会把精力集中在内部整合以及资产处理方面,与同行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在化解风险的同时展开竞争。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则持有这样的观点,城市农商行在这一轮的兼并重组改革的目标是利用规模效应来化解存量风险。当然,规模扩大必然会对同业产生竞争,目前还难以准确评估这种影响的具体程度,但这并非这一轮改革的最初目的。

仅剩下广东、福建和山东未组建省级银行

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都一致认为,省级银行主要是指由各省实际控制或者领导的省属银行类机构,这其中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农商行,并且主要是在所属的省或者直辖市的行政区域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

2月18日,西南某省一家已经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的董事会秘书表示,省级城市商业银行的成立,主要是在地市级城市商业银行的基础上进行合并重组,目的在于增强抗风险的能力;而省级农商行的成立,则是将以前的县级法人机构大多转变为其分支机构,以此来增强省级农商行的管控能力、规模效应以及风险控制水平。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浙江、四川、广西、海南等多个省份已经完成了省级农商行或者农商联合银行的组建工作。

近期,包括江苏、江西和内蒙古、新疆等6家省级农商行已经获批筹建,一般会在批准之后的6个月内完成开业。

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尚未组建或者没有明确筹建省级银行的省份仅有广东、福建和山东等少数几个省份。

一般而言,在本省的范围之内,省级银行具备相当的体量规模优势。其中,由省联社发展而来的省级农商行最为典型,其网点数量和规模在本省的银行业中大多处于数一数二的地位。

就拿江西农商联合银行来说,截至2024年末,其各项存款余额达到了10846亿元,大约占全省份额的五分之一;各项贷款余额为9016亿元,约占全省份额的六分之一,稳稳地占据江西银行业的首位。

江苏、山东和广东等省的农商行、省联社规模更为庞大,其中山东、江苏的规模接近4万亿,广东更是超过5万亿,从全国范围来看,其规模甚至可以与广发银行、渤海银行和浙商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相匹敌。

某大型股份制银行的机构部负责人表示,省级银行的成立,对股份制银行在地市的业务“肯定会产生冲击”。

省级银行兴起:冲击与机遇并存的银行业变革 江西农商联合银行核心高管阵容不足一月成型

潜在的成长动力或将重塑地方金融竞争格局

记者注意到,在山西、辽阳和四川等地成立省级银行之后,发展速度有了明显的加快。

以四川为例,在2020年11月,四川银行仅仅是以攀枝花市商业银行和凉山州商业银行为基础,采用新设合并的方式设立成为四川省第一家省级法人城市商业银行。

到了2021年,四川银行的资产总额为1848.2亿,而到了2024年6月末,其资产规模已经达到3776.1亿,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实现了资产规模的翻倍,合并之后的增长速度由此可见一斑。

另外一家四川省级银行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在2024年1月正式挂牌开业,截至2024年末成为四川第一家存款规模突破2万亿元的银行,继续保持省内第一的资产规模。

上述上市银行的董事会秘书承认,原来地市级城市商业银行合并之后规模变大,对于品牌、产品和服务的跨区域协同发展,自然会给省级银行带来更大的经营活力和发展潜力。

此外,广州农商行的一位资深业务人士表示,近年来部分中小银行,比如村镇银行出现了风险事件,这使得客户更加倾向于信任中大型银行。

事实上,省级银行成立之后,在规模效应和化解风险这双重需求的推动下,或多或少都表现出了未来发展的“野心”。

根据四川银行确定的五年奋斗目标,计划到2027年资产规模突破8000亿元,集团口径突破1万亿元,目标是“加快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一流省级银行”。

山西银行也提出要“打造一流城商行,跻身全国城商行第一梯队”。

上述广州农商行的人士表示,省级银行的成立,可能会对省会城市的农商行现有的业务产生一定的吸纳效应,比如成都银行、贵阳银行等。

上海某大型券商的银行业分析师认为,全国性银行和地方银行本身在业务优势和服务客群方面就存在差异,省级银行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更为密切,未来可能会对致力于业务下沉突破的全国性银行产生竞争。

从形式到实质,真正的挑战仍在前方

海南农商银行在成立之初,董事长李晓刚曾经撰写文章指出,农商银行普遍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在经营理念、业务结构等方面与国有大型银行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要通过改革体制、转换机制、强化管理、增加发展动力等方式,激发农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确保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业务规模和市场占有份额。

许多接受采访的银行业人士认为,省级银行,尤其是省级农商行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省级银行可能还需要一定时间的融合。

前面提到的股份制银行机构部负责人表示,公司治理、政府支持力度、原有业务基础等因素都会对整合的成效产生影响。像江苏银行整合得比较成功,而徽商银行、辽沈银行等还存在一些遗留问题。

深耕银行业IT解决方案多年的长亮科技公司,其总裁李劲松表示,这一轮省联社改造成省农商行,本质上是从管理机构转变为经营、运营实体。

按照目前的改革要求,不少省联社将会转变成为法人单位,并且强化统一经营的定位。除了在法律、机制方面进行改造之外,内部操作逻辑从多法人自主经营向统一经营转变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如果仍然沿用之前的系统,可能无法实现这一轮改制的目标。

据李劲松介绍,省联社的改造进度并不一致,发达地区先行改造,其他地方陆续进行改造。整个系统升级改造的投入规模根据资产规模和客户群体等因素有所差异,改造时间一般需要数年时间。

此外,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提醒,规模扩大、治理结构优化等会提升省级银行的竞争力,对同业的优势也会提高,但是省农商行和城商行仍然要坚持原来服务三农、地方中小企业的方向,不能偏离主业和定位,这显然不是这一轮改革的初衷。

文章围绕省级银行展开,首先以江西农商联合银行快速组建高管团队为例引出省级银行话题,讲述了省级银行的筹建情况以及对省域、市域银行业竞争的影响。接着介绍省级银行的概念、尚未组建省级银行的省份情况和省级银行的规模优势。然后以四川等地省级银行发展说明其成长冲动对地方金融竞争的重塑作用。最后指出省级银行在融合发展方面面临的挑战,如治理结构、系统改造、业务定位等方面的问题。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0855.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2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