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的田东县,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契机,探索出“五动”结合的新路径。其中作登瑶族乡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在人居环境整治等多方面积极努力。包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激发全民参与动力、真抓实干取得显著成效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等内容,展现了作登瑶族乡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积极探索与发展成果。
编者按:田东县作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以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学习借鉴的契机,把人民群众作为主体,借助县级推动、镇村联动、全民发动、示范带动、常态行动这“五动”相结合的方式,开辟出一条“统筹、共商、共建、共享、共管”的崭新路径,让乡村展现出一片和美崭新气象。田东县推出了《学用“千万工程”绘就芒乡新图景系列报道》,用以记录“千万工程”经验在芒乡大地的新实践,展现各乡镇党群齐心协力共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创造力、凝聚力以及战斗力。
瑶乡大地,景色迷人,古老的乡村正在经历一场焕然一新的蝶变。近年来,田东县的作登瑶族乡深入学习并且积极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开展人居环境的整治工作,把改革创新当作驱动力,实实在在地努力促进发展,全方位提升乡村的整体风貌,给群众营造出更加整洁、舒适的生活空间,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与归属感。
生态宜居,瑶乡向着绿色发展。周金鹏摄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自从开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以来,作登瑶族乡的党政“一把手”带头示范,亲力亲为,全面规划项目、资金、人力、政策等各类资源,汇聚起强大的建设力量。积极组织村干部、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前往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吸取成功经验与优秀做法。在项目规划过程中,深入田间地头,走遍村屯,全面了解各个村屯的实际情况与发展需求。秉持因地制宜、分类打造的原则,根据不同村屯的特色,定制符合的发展方案。
龙须河沿岸村屯依靠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着力打造乡村田园风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石山片区村屯深入挖掘和整理瑶族传统习俗、民间艺术等,将民族特色资源与绿色生态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充满浓郁瑶族风情的特色村屯;土坡片区村屯森林资源丰富,通过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凸显果园林海、富氧生态等特色品牌,努力构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作登瑶族乡采用分批推进的策略,把登高村、大板村、平略村、陇桃村、陇那村这五个村列为重点建设对象,进行整体规划与巩固提升。在重点打造这五个精品村、示范村的基础上,同步推进新安村、巴立村、陇穷村等一批村屯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求实现全乡共同发展。
2024年以来,作登瑶族乡共开展和美乡村建设项目10个,总投资达1160万元。累计完成申报先建后补资金10万元,完成改厨改厕项目实施并通过验收30户。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加强生态保护等一系列措施,全乡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如今,漫步在作登瑶族乡的各个村屯,干净整洁的道路、错落有致的房屋、绿树成荫的庭院随处可见,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画卷正慢慢展开。
加强乡村建设,村居依山傍水好风景。作登瑶族乡政府供图
激发动力,全民参与:作登瑶族乡的大板村在人居环境改造过程中,一直秉持“自己事自己议、大家事大家办”的理念,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成功让村民从乡村建设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决策者。“方案制定前期,我们广泛学习各地经验,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小组会,充分听取群众诉求和意见。经过反复商议才最终确定改造方案。群众参与感强,方案实施起来也更加顺利。”大板村支书农建军介绍。方案确定后,村民们马上行动起来,主动投身到人居环境改造工作中。他们拿起铁锹、扫帚等工具,清理村里的垃圾和杂物,平整道路,植树种花。许多村民还自发投工投劳,不计报酬。
一年多来,仅大板村和陇那村群众自发投工投劳就达600多人次,充分显示出村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与决心。乡政府对已开展建设的村给予政策倾斜支持,为各村提供5至10吨不等的水泥、砖头等原料援助。此外,社会各界捐赠和群众自筹资金折算超过20万元。
学用“千万工程”经验,乡村更加宜居。作登瑶族乡政府供图
真抓实干,成效显著:在推进“千万工程”的道路上,作登瑶族乡一直保持求真务实的态度,坚持真抓实干,不仅在改水改厕、村道硬化、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力以赴,让乡村的“面子”焕然一新,更在治理体系构建、乡村产业培育、乡风文明建设、文化传承发展等“看不见”的“里子”工程上精心耕耘、用心付出,致力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在治理体系构建方面,作登瑶族乡不断探索创新,建立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广大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同时,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成立村民议事会、监事会等组织,让村民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体。大家共同商议村里的大事小事,共同监督村务工作开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与此同时,作登瑶族乡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尚,努力塑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各村自发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和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制定村规民约,规范村民的行为举止,引导村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开展“瑶乡榜样”“最美瑶乡人”等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村民争先进、创文明的积极性。如今,在作登瑶族乡,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尊老爱幼、勤劳致富的良好风尚盛行。
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促进群众增收。作登瑶族乡政府供图
展望未来,持续奋进:2024年,作登瑶族乡以举办成立40周年乡庆活动为契机,积极谋划了一批“惠民生、促发展”的项目,这些项目涵盖文化、农田水利、交通和环保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及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纳入乡庆项目20个,总投资约6.6亿元。
未来,作登瑶族乡将在“千万工程”的引领下,坚定不移地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不懈奋斗,让乡村建设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村民,让瑶乡大地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陆向宇、袁琪雯)
作登瑶族乡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为契机,在多个方面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从因地制宜规划到全民参与建设,从真抓实干取得成效到对未来发展的积极谋划,展现了作登瑶族乡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努力与探索,体现了乡村在环境、治理、文化等多方面的积极变化,也展示出对未来实现全面振兴的信心与决心。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0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