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涉及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一系列举措和相关数据。包括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零容忍态度及起诉人数,为提升侦办和取证质效建立的“一站式”办案救助机制,建立强制报告倒查机制并监督追责,以及在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上秉持宽严相济政策的情况,还有在低龄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核准追诉案件中发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以及针对监护情况开展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等。
记者于20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处得到消息,在对待性侵害未成年人、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这类犯罪时,检察机关始终秉持“零容忍”的态度,坚决予以严厉打击。在2024年的前11个月期间,全国检察机关累计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数达到了6.7万人。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侦办此类案件以及取证的质量和效率,最高检联合公安部、民政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以及全国妇联共同构建了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一站式”办案救助机制。近年来,为了更有效地解决未成年人遭受侵害时发现困难、发现较晚的问题,最高检还建立了强制报告倒查机制,并且推行每案必查的制度。在2024年的前三季度,检察机关通过倒查发现应当报告却未报告的案件多达2100多件,对于那些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并追究责任。
在2024年的前11个月,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犯罪方面,批捕的人数为3.1万人,起诉的人数达到5万人。与此同时,检察机关始终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全面且准确地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落实“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的理念。对于那些主观恶性较大、犯罪手段残忍并且后果严重的未成年人犯罪,依法提起起诉;而对于犯罪情节相对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并且认罪悔罪的涉罪未成年人,则依法作出不起诉或者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
最高检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介绍说,在最高检办理的低龄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核准追诉案件中,留守未成年人占据了一定的比例。除了监护缺失、监护不力这些因素之外,在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治理方面,仍然存在着罪错行为分级干预矫治机制有待健全、犯罪预防和治理的合力有待加强等问题。当前,最高检正在着手研究起草加强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干预矫治的意见,并且打算联合有关的职能部门共同出台相关政策。
在案件办理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存在监护侵害、监护缺失等情况,检察机关将会全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在2024年的前11个月,为了更好地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责任,检察机关针对性地制发了2.8万份督促监护令。
最高检在未成年人犯罪相关事务上做了很多工作,一方面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有具体的起诉人数体现成果,同时建立多种机制保障办案质效和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在未成年人犯罪处理上遵循合适的政策,也关注到犯罪背后的问题如低龄未成年人犯罪中的特殊情况、监护问题等,并采取相应措施如起草相关意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等。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0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