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低空经济:起飞中的新赛道

低空经济在2024年的发展状况。首先以游客乘坐固定翼飞机体验飞行的事例引出低空经济逐渐走进人们生活的现象,随后阐述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政策端和产业端同频共振,多地积极布局。文中还列举了各地低空经济发展的成果,如长白山飞行基地推出特色航线、湖北构建低空智能“信息网”等。同时也提到了低空经济相关的技术创新,像石墨烯航空电池研制、航空器的技术更新等。最后分析了低空经济虽然前景广阔,但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如应用牵引、关键技术、安全等多方面的挑战。

在湖南省常德市柳叶湖龙翔低空飞行营地,游客(右)乘坐固定翼飞机体验飞行,新华社的这一画面,仿佛为我们打开了低空经济的一扇窗。2024年,“低空经济”这一概念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在这一年里,从政策层面到产业层面,两者如同紧密咬合的齿轮,同频共振。全国多地像是听到了起跑的哨声,纷纷积极投身于低空经济的发展浪潮之中。在城市中,低空经济的火热发展有众多体现。例如,1月27日,来自安徽的吴女士带着孩子,在上海浦东的星野直升机飞行基地,搭乘直升机饱览上海迪士尼乐园的绚烂烟花,这只是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小小缩影。从中央到地方,相关支持政策如密集的雨点般纷纷落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发展低空经济提出明确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 - 2030年)》,目标是建设现代化通用航空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国民航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也分别在机场建设、城市数字化等不同领域推出了相关举措。各地更是不甘落后,积极布局,努力探索天空的“边界”。在吉林省长白山脚下,天空之城飞行基地迎来首批游客,其董事长廉宁表示,目前已经推出3条特色飞行航线,为游客提供独一无二的游玩体验。在湖北,“中移凌云”低空运营平台各类数据实时更新,武汉、十堰等地的低空飞行物航行状态一目了然,这一平台正加快构建低空智能“信息网”,助力湖北低空产业腾飞。从浙江常态化低空载人航线首航试飞,到海南首次无人机配送离岛免税品,在过去的一年里,“天空之城”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至今,约30个省份已将发展低空经济写进当地政府工作报告或者出台相关政策。在不久前的地方两会上,“低空经济”再次成为热门词汇,“向天空要生产力”的道路变得越发清晰。2024年2月27日,峰飞航空2吨级eVTOL完成首次跨城跨海演示飞行,而且该公司自主研发的2吨级货运航空器已经获得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峰飞航空品牌总监钟瑞花感慨万分,政府部门和合作伙伴的支持极大地鼓舞了行业发展的信心。正如空地一体新航行系统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学军所说,这一年来,最显著的感受就是行业认知更加清晰,发展更加趋于理性。低空经济的顶层设计在不断完善,从技术路线到商业模式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梳理和论证,一个新的产业生态正在逐步形成。在技术创新方面,新春假期刚过,在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石墨烯航空电池研制的中试生产线就已经开工。这里制造的石墨烯航空电池将用于混合动力无人机,与传统电池相比,其能量密度能够提升50%以上。在低空经济的风口之上,各类资源要素像是被磁石吸引一般,进一步向这个领域聚集,创新在各个方面不断涌现。电池是低空飞行器实现长距离、安全稳定飞行的关键要素。亿航智能完成eVTOL固态电池飞行试验;宁德时代战略投资峰飞航空,双方通过合作提升电池性能,整个电池领域朝着长续航、轻量化的方向加速研发。而航空器作为整个低空产业链的“枢纽”,也有着众多的创新成果。初春的北京延庆,在无人机试验场上,北京清航紫荆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京阳指挥飞手操控无人直升机。清航装备创新性地提出交叉双旋翼方向,并在去年珠海航展上首发JZ - 1200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有效载重提升至600公斤。从沃飞长空推出AE200纯电动有人驾驶载人eVTOL,到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自主研制的RX4E锐翔四座电动飞机获得型号合格证,一年来,技术和产品不断推陈出新,让人们看到了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而且从先进的飞控系统、高精度传感器,到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链上下游齐心协力。我国还加快推动5G - A技术验证和应用试点,探索建立通感一体的低空经济网络设施,不断巩固数字“底座”。然而,尽管低空经济前景一片光明,但我国的低空经济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要“飞”向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做好应用牵引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当前,北京、上海、常州等15个城市已经宣布联合共建低空经济生态圈,计划到2025年打造100个示范项目。从农林植保、电力巡检,到物流配送、空中游览,各个应用场景的探索正在加速进行。张学军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低空物流是能够快速实现大规模商业运营的领域,而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建设对场景的支撑至关重要。同时,关键技术、产品性能、配套设施同样对产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业内人士指出,低空经济的关键环节还存在短板制约。例如,高性能轻量化材料、精准感知等技术仍有待突破,飞行控制等部分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与新能源汽车不同,飞行器在空中不能简单地通过增加电池来提高续航能力,所以突破新的电池技术迫在眉睫。此外,还需要培养更多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更好地为产业发展服务。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基础,而安全需要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的保驾护航。吉林省无人机产业协会会长王树武建议,要强化顶层设计、政策法规建设和标准引领,形成从低空装备制造、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到低空运行服务、空域管理等的整体规划。张学军也表示,培育新产业就像一场长跑,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资本和政府部门要有耐心,也要给产业界和科研人员更多的时间,让他们深耕技术、做强产业链、完善体系,稳步前行。

文章围绕低空经济展开,首先阐述了其在2024年因政策和产业的共同推动而快速发展,各地积极探索并取得不少成果。接着讲述了在技术创新方面,电池和航空器等领域的新进展。最后指出低空经济虽前景广阔但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应用牵引、关键技术、安全等多方面挑战,需要各方协同努力稳步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0521.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2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