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政协委员刘继承与南都记者一同调研大石地铁站电动自行车乱停放问题的情况。描述了乱停乱放现象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委员提出的治理建议等内容。
广州市政协委员、北京大成(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继承(右)携手南都记者对大石地铁站出入口的电动自行车乱停放问题展开走访调研。
先来看这一现象。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滋生出安全隐患,亟待解决。2月13日,南都记者与市政协委员刘继承共同调研大石地铁站。这个站点对于电动自行车停放极具典型意义,其C出口临时停车位十分紧张,而A出口的车位则比较充足。
在C出口,那些长期占位不动的“僵尸车”让原本就不充裕的临时停车位变得更加紧张。电动自行车肆意停放到人行道、盲道、非机动车道上,甚至停到了公交站台,这使得行人的空间被严重挤压,商场通道被阻断,并且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在A出口,虽然停车位停满了电动自行车,但侵占人行道的情况也少量存在,这表明即使车位足够,不合规的停车行为也没有完全杜绝。
画面切换到人和地铁站外,这里有两位工作人员在挪车。
刘继承委员的提案中涉及到科技手段的运用。他提议在地铁站、商业大厦等人员密集的禁停区域安装智能停车监控设备,像是地磁感应、摄像头等,这些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和拍摄乱停放行为,并且可以通过电子围栏的方式,限制电动自行车进入禁停区域。
在管理和执法方面,鉴于当前多头管理的局面,他建议借助《广州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施行的契机,建立多部门的协同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管理合力。各街道和相关部门要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及时清理乱停放的电动自行车。各部门要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乱停放的电动自行车进行拖移和处罚,并且在早晚高峰时段增加执法频次,以确保地铁站、商业区等通道的畅通。
他还建议通过多种形式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守法意识,包括定期曝光乱停乱放的典型案例,从而增强使用者规范停车的自觉性。
本文总结了广州市政协委员对大石地铁站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问题的调研情况,详细阐述了乱停乱放带来的危害,如挤压行人空间、阻断通道和产生安全隐患等,同时介绍了委员提出的包括运用科技手段、建立协同管理机制、加大宣传力度等治理乱停乱放的建议。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0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