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高新区在执法方面的创新举措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包括整合执法资源推行联合执法模式,降低企业迎检负担;从刚性处罚向柔性监管转变,执法与服务深度融合;强化法治保障,融入普法宣传并规范执法裁量权;完善监督机制以促进公平公正等内容。
在平顶山高新区,平顶山鼎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有着不一样的迎检体验。不久之前,该公司仅仅接受了区里联合检查组的一次综合检查,就完成了所有领域的核查工作。这一改变相当显著,其检查频次和以往相比下降幅度超过了40%,这使得企业迎检时的负担大大减轻。
企业曾经面临重复检查、多头执法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自2024年开始,高新区积极创新执法模式。“体检式监管服务型执法”成为核心模式,这里整合了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的执法资源,大力推行“综合查一次”的联合执法模式。这种模式通过跨部门的协同合作,把原本分散在各处的检查事项整合起来,形成了一张清单,这张清单涵盖了安全生产、环保、消防等7个大类,总共包含32项内容。如此一来,实现了执法人员“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整改到位”的高效目标。
与此同时,高新区还建立了“双随机、一公开 一表通查”的机制。这个机制是通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使用标准化的检查表格,并且将检查结果公开透明化,从而彻底杜绝“人情监管”和“选择性执法”的不良现象,保证了检查过程的透明和公正。在2024年,整个高新区累计开展联合检查达到20多次,减少了重复执法的事项多达51项,这一举措惠及的企业数量超过了500家。
高新区在执法过程中坚持服务导向,从“刚性处罚”逐步转变为“柔性监管”。这里推出了“首违不罚、轻违不罚”的制度,对于企业首次出现的轻微违法行为,不再进行处罚,而是采用教育整改的方式来替代。在监管企业的过程中,如果企业只是存在轻微违规行为,并且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那么执法人员会采取口头警告、教育、劝导等充满人性化的方式。这种做法既维护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又体现出了服务的温度。
此外,高新区推行“体检式监管”模式,这个模式贯穿企业运营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在事前,进行风险预警;事中,提供帮扶指导;事后,还会跟踪回访。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企业主动去规避违法风险。在2024年,该区应急管理局联合专家团队,为200多家企业提供了安全隐患排查服务,这些企业的整改率达到了95%以上,有力地保障了企业的安全生产。
在强化法治保障方面,高新区从“被动应对”迈向“主动预防”。将普法宣传融入到执法的整个过程之中,开展“法律进企业”的专项行动,这个行动覆盖了全区的社区、商户、工地等众多场景。借助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广泛普及法律知识,并且组织企业的负责人参加安全生产知识测试,从而增强企业的合规意识。
针对执法裁量权规范化的问题,高新区制定了“四项清单”,分别是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免予强制,明确了执法的边界,有效避免了“小过重罚”的不合理情况。同时建立信用分级监管机制,对于信用良好的企业减少检查的频次,而对重点领域则强化监管的力度,实现精准执法。
在完善监督机制方面,高新区以“阳光执法”来促进公平公正。严格控制执法的随意性,明确规定“四类主体不得入企检查”,这四类主体包括临时工、无证人员等。并且通过政府网站、信用平台公开检查结果,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在2024年,全区涉企投诉量和之前相比下降了60%,企业的满意度提升到了98%。此外,开展“千企评议”行动,邀请企业、人大代表等多个主体对执法部门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从而倒逼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孙国权表示:“我们将以‘无事不扰、无处不在’为目标,坚持‘法治全局化,全局法治化’工作理念,持续深化执法改革,让法治成为营商环境的最硬内核。”
本文总结了平顶山高新区在执法方面的多项创新举措,如联合执法模式、柔性监管、法治保障强化、监督机制完善等,这些举措有效减轻了企业迎检负担,提升了企业满意度,推动了营商环境的优化,同时也体现了高新区在法治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和进步。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0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