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总工会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的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果,特别是非公中小企业和服务行业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参与情况,包括成果申报数量的增长、评审表彰情况、解决的问题以及具体企业的成果实例等内容。
原标题:大连市总推动非公中小企业和服务行业企业参与技术创新(引题)
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中过半来自非公企业(主题)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 - 中工网记者 刘旭 通讯员 吴庆国)近日,记者从辽宁省大连市第六届“工匠杯”职工技能竞赛暨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总结大会上得到消息。在2024年,大连市的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其参评数量跟上一年度相比,增长幅度达到了12%,而参与企业的数量也有13%的增长。在众多参与的企业中,非公企业表现突出,它们申报的数量在总数里占比达到了53%,并且在优秀的技术创新成果当中,有超过一半是来自非公企业的。
近期,大连市总工会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他们对多达967项的技术创新成果、268项“绝招、绝技、绝活”以及先进操作法、812项合理化建议和231项专利奖励进行了科学严谨的评审工作,并且对那些优秀的技术创新成果给予了表彰。
在之前的年份里,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存在着一些问题。大中型企业在其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加工制造类行业的项目数量较多,而非公中小企业在这些成果中的受益面比较窄。针对这种情况,在2024年的时候,大连市区两级工会团结协作,积极采取措施吸引更多的非公中小企业和服务行业企业参与到技术创新中来。同时,他们把创新工作室联盟作为技术创新的驱动力,建立起技术创新活动规模化和常态化的机制,成功解决了中小企业职工在技术成果形成过程中面临的挖掘和总结方面的难题。
禾迅智能科技(辽宁)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工会以李航职工创新工作室为牵头,联合张秀职工创新工作室等6家创新工作室成为成员,共同组成了创新工作室联盟。这个联盟统筹推进7家成员企业的技术创新以及成果转化工作。在2024年,他们征集到了38项创新成果,其中有17项获得了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
另外,为了能够进一步拓宽创新成果的申报渠道,大连市总工会在奖项设置上进行了创新,设立了职工组和专业组这两个组别。这样的举措切实地调动起了一线技能人才和非公中小企业参与创新创效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种积极影响下,2024年高技能人才参评的比例从2023年的36%增加到了47%。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大连市总工会已经投入了超过1亿元的资金,这些资金被用于支持职工技能竞赛、创新工作室建设以及群众性技术创新等活动。
本文总结了大连市总工会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包括推动非公企业参与技术创新,增长了参评数量和企业参与数量,对各类创新成果进行评审表彰,解决以往成果分布不均问题,通过创新工作室联盟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拓宽申报渠道提高高技能人才参评比例,并且投入大量资金支持相关活动等内容。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9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