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条例到地方实践:深圳古树名木保护全解析,深圳在古树名木保护中的卓越实践与创新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5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介绍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相关情况展开,重点阐述深圳在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方面的实践成果,包括其多项实践经验被写入“2024年中国古树名木保护十件大事”、开启智慧化管理等多方面内容。

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举办了2025年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会上着重对《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出台的具体情况进行了介绍,旨在大力推动古树名木的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绿美深圳”在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中的诸多实践经验,成功被写入“2024年中国古树名木保护十件大事”,而且深圳还将率先开启古树名木的智慧化管理模式。

从国家条例到地方实践:深圳古树名木保护全解析,深圳在古树名木保护中的卓越实践与创新

依据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普查的成果来看,全国目前的古树名木数量总计达到508.19万株。在深圳,在册的古树有1706株,名木有5株。深圳通过不断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实施抢救复壮工作、开展专项行动、强化科技支撑力量以及广泛地进行宣传推广等方式,尽力守护这些如同“有生命的文物”般的古树名木,从而留住最美的乡愁记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凭借依托绿美生态建设开展的多项工作实践,被写进国家林草局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的“2024年中国古树名木保护十件大事”之中。

从国家条例到地方实践:深圳古树名木保护全解析,深圳在古树名木保护中的卓越实践与创新

比如坪山围站前的古树,还有盐田区520香樟广场的国家一级古香樟树,这棵古香樟树登上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制作的《如七而遇 漫歌今夕》特别节目。它利用AI技术摇身一变成为电子树洞,凭借东方哲学、千年智慧巧妙地解答爱情与生活中的疑惑,在活化利用中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新颖的传统佳节体验,还推动了古树名木资源与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该节目直播的总观看量达到1400万人次,相关话题累计阅读量更是超过16亿人次。

在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出版的《中国古树名木·“双百”古树》画册里,大鹏新区坝光古银叶树群被收录其中,它是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之一,也是全国唯一入选的红树林古树群。这里登记在册的古树有33株,平均树龄超过200年,最大树龄超过500年,这片古树群景色优美、鸟鸣声阵阵,还有古村相伴,是目前世界上已知保存最为完整、最古老的天然银叶树种群。

深圳还连续3年积极参与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深圳特区报》、“读特”客户端开设了“守护深圳绿美古树”新闻专栏,举办“山海连城绿美深圳”古树摄影比赛,向全市征集古树名木的线索等,通过这些举措使得古树名木保护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古树名木历经千载岁月,它们参天而立,见证着日升月落,根深叶茂。2025年1月,《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以国务院令的形式签署公布,并且自3月15日起正式施行,这填补了古树名木保护在国家层面法规的空白,开启了依法保护古树名木的全新篇章。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将不断加强对《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的宣传和贯彻力度,将保护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分级分类、合理利用、文化传承的原则。特别是要发挥深圳的科技创新优势,优化古树名木的智慧化管理,运用物联网、AI智能等科技手段,构建古树名木数据库,对古树名木进行全周期的管理养护,实现古树名木管理的版图化和智能定位,严格监管涉及古树名木原址保护的重点建设项目,全力推动古树名木的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让这些“绿色瑰宝”更加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本文总结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新闻发布会中关于《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的情况,重点介绍了深圳在古树名木保护方面的成果,如多项实践经验被写入国家大事、在智慧化管理方面的探索,以及在宣传推广、活化利用古树名木资源等多方面的举措,这些都体现了深圳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也表明国家在古树名木保护方面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9829.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2月19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