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唐僧徒弟人选:从佛祖旨意与菩萨经历看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西游记》中唐僧为何选择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为徒弟,从取经故事的源流以及原著本身的设定进行分析,涉及如来佛祖的旨意以及观音菩萨的经历等多方面因素,解答为何像哪吒这样的角色未被唐僧收为徒弟等问题。

从取经故事发展的脉络来看,在明代百回本《西游记》诞生之前,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就已经被设定为唐僧取经的徒弟了,像杂剧《西游记》和平话《西游记》等作品中便是如此。百回本《西游记》延续了这个设定,依旧让悟空、八戒和沙僧担任唐僧的徒弟来完成取经大业。不过,如果抛开西游故事演变的角度,单纯从原著的内容进行剖析,同样能够得出这个结论。这样一来,问题的核心就演变成:唐僧为何会选择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为徒弟呢?他为何不能将其他人(例如哪吒)纳为徒弟呢?或者说,唐僧收徒弟是基于什么样的条件呢?这就不得不提及如来佛祖的话语以及观音菩萨的行为操作了。先来看看如来佛祖的话。如来佛祖在镇压孙悟空之后返回西天,开始考虑传经之事。当观音菩萨主动请缨去寻访取经人时,如来佛祖作出了一些交代。其一,如来佛祖告知观音菩萨要半云半雾地前行,并且要牢记从西天到东土的距离。其二,如来佛祖将锦斓袈裟和九环锡杖这两件宝贝交给观音菩萨,这两件宝物是要给予取经人的,它们能够确保取经人的性命安全,使其不堕入轮回。其三,如来佛祖给予观音菩萨三个箍儿,用来辅助唐僧收徒弟。如来佛祖取出三个箍儿递给菩萨时说道:“此宝唤做‘紧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只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交他入我门来。”实际上,从如来佛祖的这番话中就能够看出,他是在暗示菩萨为取经人收取三个徒弟即可。也正因如此,如来佛祖才只给了三个箍儿。那么,如来佛祖为何只给菩萨三个箍儿呢?他为什么觉得唐僧有三个徒弟就足够了呢?我认为,这应当是如来佛祖基于明确的分工考量的。毕竟,唐僧要历经八十一难,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人负责降妖除魔,有人承担挑担子的任务,还有人来牵马。如此看来,恰好三个人能够完成这样的分工。从后面如来佛祖对唐僧师徒的封赏也能够看出这一点。悟空之所以能够被封为斗战胜佛,就是因为他在取经途中降妖除魔;八戒能够被封为净坛使者,是由于他挑担有功;沙僧能够被封为金身罗汉,是因为他为唐僧牵马。大概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如来佛祖只给菩萨三个箍儿,意思是帮助唐僧收取三个徒弟就足够了,太少不行,太多也不行。另外,如来佛祖还说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这就表明,取经人的徒弟是妖魔。为什么一定要是妖魔呢?因为取经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这从后面的情节也能够体现出来。而且,取经本身也是一个改造人的过程,是劝人向善、修行的过程。这也就限定了唐僧的徒弟必须是妖魔,是有过错的妖魔,并且是愿意积极改善自己的妖魔。可以说,如来佛祖的话确定了取经人徒弟的数量以及范围。再把目光转向观音菩萨的经历。在明确了任务目标和取经路线之后,观音菩萨便带着木叉前往东土大唐。在这一路上,观音菩萨除了记录路程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唐僧收徒。换而言之,观音菩萨在这一路上能够为唐僧收取三个徒弟,但是,具体收谁作为唐僧的徒弟,就要看缘分了。结果,非常凑巧的是,观音菩萨先后将沙和尚、猪八戒和孙悟空收为唐僧的徒弟。最为关键的是,这三个妖魔都有着积极改变自己、向善的心。就连玉龙也是想要救赎自己,所以菩萨才去向玉帝求情,让玉龙成为了唐僧的脚力。可以说,观音菩萨的经历以及悟空、八戒、沙僧与取经之事的缘分,使得他们三人成为了唐僧的徒弟。再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哪吒那么厉害,唐僧却没有收他为徒弟呢?因为从上述如来佛祖的话以及观音菩萨的经历就能看出,从一开始,如来佛祖就为唐僧后续收徒确定了数量和范围——三个妖魔。而哪吒根本就不是妖魔,所以唐僧怎么可能收哪吒为徒弟呢?还有,观音菩萨的经历也决定了她不可能替唐僧收哪吒为徒。毕竟,就算哪吒是妖魔,他也不在菩萨寻访取经人的路途之中。

通过对《西游记》原著内容的分析,从如来佛祖的旨意和观音菩萨的经历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唐僧徒弟选定的原因。如来佛祖的话确定了徒弟的数量和范围,观音菩萨依据缘分等因素收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为唐僧徒弟,而哪吒不符合既定的收徒条件,所以未被唐僧收为徒弟。这一探讨有助于深入理解《西游记》中人物关系设定背后的逻辑。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6827.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2月15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1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