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副总统万斯的演讲在欧洲引发震荡。英国《金融时报》首席外交评论员吉迪恩·拉赫曼指出,在万斯发出警告后,欧洲需减少对美国这个“敌对国家”的危险依赖,特朗普政府打算绕过泽连斯基和欧洲与普京就乌克兰问题达成协议可能带来严重后果,这使欧洲国家担忧北约撤军等问题。欧洲官员认为美国觊觎欧洲领土格陵兰岛等行为表明美国不再是可靠盟友。文章还指出欧洲要将与美国关系“去风险化”,包括建立自主国防工业等。同时介绍了万斯演讲避谈关键议题反而攻击欧洲价值观,这一演讲遭到众多欧洲国家谴责但匈牙利总理欧尔班附和、马斯克赞扬,这也表明美欧存在深层次分歧。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刚刚落幕的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副总统万斯发表的演讲,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让全场的人都惊得目瞪口呆,这一演讲的余波在欧洲大陆迅速蔓延,引发了强烈的震荡。
当地时间2月17日,英国《金融时报》首席外交评论员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撰写了一篇评论文章。文章指出,在万斯发出那样一番真正具有冲击力的警告之后,欧洲人必须清醒过来,减少对美国这个看起来像是“敌对国家”的危险依赖。要知道,特朗普政府似乎是铁了心要绕过泽连斯基以及整个欧洲,去和普京就乌克兰问题达成某种协议。这种做法极有可能会给乌克兰带来极为悲惨的结果。
这一情况也让其他的欧洲国家感到深深的担忧。欧洲的官员们认为,特朗普可能会同意北约从波罗的海地区撤军,甚至有可能进一步向西撤军。一旦如此,欧盟就会变得更容易受到俄罗斯的攻击。而且啊,美国如今还对属于欧洲的领土格陵兰岛虎视眈眈呢。特朗普政府所暴露出来的这种种政治野心,足以表明美国已经不能再被看作是欧洲的“可靠盟友”了,说它是一个“对手”也不为过。
到最后呢,文章的作者突然联想到近年来西方对中国频繁炒作的“去风险化”这个词。现在欧洲人幡然醒悟,意识到自己必须要开始一段痛苦的过程,把与美国的关系也进行“去风险化”,仔细地寻找在哪些领域对美国存在危险依赖,然后把这些从与美国的关系体系中剥离出来。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外交评论员吉迪恩·拉赫曼资料图
文章作者拉赫曼表示,深入剖析万斯在慕安会上的讲话内容,并且把它放在特朗普决定同普京接触,同时冷落乌克兰和欧洲的这个大背景之下来看的话,就能够发现,美国的文化战争、国际安全以及欧洲政治已经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无法再分开来看了。
万斯所说的那些话,完全颠覆了80年来一直支撑着西方联盟的“自由、民主和共同价值观”的理念。特朗普政府的意识形态决定了,在一些重要的领域里,如今他们和普京的亲密度已经超过了与泽连斯基的亲密度。在他们眼中,普京是为自己的国家和保守价值观而英勇战斗的勇士,而乌克兰却被贬低为在欧洲交错朋友的寄生虫。
在欧洲,特朗普政府把极右翼势力当作是自己真正的盟友。在呼吁德国选择党(AfD)等政党进入各国政府的时候,万斯还呼吁欧洲变成一个更大版本的匈牙利,对普京的俄罗斯不再那么强硬。在慕尼黑的时候,万斯还专门抽出时间会见了德国选择党领导人魏德尔,可是却没有去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作者认为,一旦特朗普真的选择绕过泽连斯基和欧洲,直接和普京就乌克兰问题达成协议的话,那么乌克兰可能很快就会被要求在没有未来安全保障的情况下接受领土上的损失。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选择,那就是乌克兰在没有美国帮助的情况下继续战斗。
而且一些欧洲官员还担心,特朗普甚至可能会同意北约从波罗的海地区撤军,他的政府还对格陵兰岛等欧洲领土发出威胁。面对这样的情况,欧洲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作者认为,欧洲人需要迅速为美国对欧洲的安全保证最终被撤销的那一天做好准备。这其中必须要包括建立自主的国防工业,这也就意味着应该建立一个超出北约范围的欧洲共同防御条约,把英国、挪威和其他国家都纳入其中。
文章还预测,特朗普在未来会利用他所拥有的一切手段,迫使美国的欧洲盟友在贸易、安全和国内政治等问题上做出妥协。这就意味着,欧洲现在必须要开始这个痛苦的过程,把与美国的关系“去风险化”,找出对美国存在危险依赖的领域,然后从这个体系中脱离出来。
“这么看来的话,如果欧洲把关键基础设施委托给马斯克运营,将会产生一个巨大的新漏洞。此外,特朗普政府还会对欧洲人施加巨大的压力,要求他们购买更多的美国武器,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这么做是非常愚蠢的。”文章作者这样写道。
据英国《卫报》、路透社、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Politico EU)等媒体报道,在今年慕安会召开之前,欧洲人原本满心期待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演讲中能够谈及美国对俄乌冲突、中国、俄罗斯以及美欧安全分歧等关键议题的看法。可是呢,他却选择全部避而不谈,反而朝着欧洲发起了“残酷的意识形态攻击”。
“我担心的是来自内部的威胁。”万斯认为,欧洲面临的真正威胁并不是来自俄罗斯或者中国等外部势力,而是来自欧洲自身内部对其“最基本价值观”的背离。他还反复地质疑美国和欧洲是否还有共同的议程。
在演讲中,万斯言辞犀利地指责欧盟领导人压制言论和宗教自由,没有能够阻止非法移民,并且因为惧怕选民的真实意愿而逃避现实。他还点名英国、德国、罗马尼亚、瑞典等国家,描绘了一幅受到媒体审查、选举取消和政治正确性影响的欧洲政治图景,并且公开地质疑当前的欧洲价值观是否值得美国去捍卫。
“残酷”、“尖锐”、“震惊”、“愤怒”……当谈及对这个演讲的感受的时候,众多的欧洲媒体和官员都用这样的词汇来描述。路透社称,万斯对欧洲的袭击让即将展开的俄乌谈判蒙上了一层阴影。Politico EU表示,万斯给慕安会带来了“致命一击”,一瞬间,在场的数百名外国政要都在讨论他的演讲内容,根本没有人再去关心其他的议题了。
这些尖锐而充满对抗性的言论让在场的听众都“目瞪口呆”,并且遭到了欧盟以及德国、波兰、挪威等欧洲国家的强烈谴责。但是呢,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却附和了万斯的表态。马斯克还大力赞扬万斯发表了一番“让欧洲再次伟大”(MEGA)的演讲,并且转发了呼吁万斯担任“欧洲主席”的推文。
对此,《卫报》指出,这表明了跨大西洋鸿沟正在不断加深,美欧之间不仅仅是对俄罗斯有着不同的看法,而且在价值观和民主等更深层次的问题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分歧,欧洲各国政府已经无法再掩盖这种分歧了。
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副总统万斯的演讲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从特朗普政府可能绕过欧洲与俄达成协议、觊觎欧洲领土等行为来看,美国已非可靠盟友。欧洲需“去风险化”与美关系,如建立自主国防工业等。万斯演讲不谈关键议题却攻击欧洲价值观,这体现美欧在诸多方面存在巨大分歧,虽有部分人附和但多数欧洲国家表示谴责。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9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