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正在加速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且即将施行相关条例。在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市人大代表张云慨关注到低空经济领域存在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缺乏统筹、核心技术未完全自主可控、市场主体参与意愿低等,并针对这些问题从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国企作用、创新应用场景、深化区域协作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宛如一颗璀璨的新星,不仅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新引擎,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所在。当前,广州正在快马加鞭地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一个重要的举措便是将于2月28日开始施行《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条例》。在2025年广州市两会即将拉开帷幕的时候,南都记者发现诸多市人大代表将目光投向了低空经济领域,张云慨就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一位,他是广州市人大代表,同时也是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的项目管理专家。
张云慨,这位有着独特见解的广州市人大代表和项目管理专家,深知低空经济发展的潜力与挑战。他指出,数据表明,当下我国民用航空日班次大概在1.5万班,然而一旦低空经济全面蓬勃发展起来,无人飞行器的日运行量预计会达到百万甚至千万级的规模。如此庞大的数量,对于空域航道、空域探测、智能调度、通信导航以及安全防御等基础设施的要求简直是高到了极点。
2月17日,在接受媒体集中采访的时候,张云慨表示,尽管广州已经出台了地方性法规为低空经济保驾护航,但在发展低空经济的进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棘手的问题。比如说,基础设施建设、网络构建、管理系统等方面缺乏整体的统筹规划,这就导致了重复建设的情况屡屡发生,并且资源也被大量浪费;无人机探测识别、高精度导航等核心技术还没有完全实现自主可控;基础设施的投资周期漫长,回报又很缓慢,这使得市场主体参与其中的积极性非常低。
针对这些问题,张云慨有着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广州应当强化顶层设计,加强规划引导。要知道,低空经济的基础设施涉及到空域管理、通信网络、交通枢纽等众多不同的领域,这就需要政府出面牵头,建立起跨部门的协作机制。他建议由市发展改革部门来进行统筹安排,组织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编制“广州市低空基础设施中长期规划”,在这个规划中要明确建设的优先级以及分阶段的目标。同时,针对空域动态分配、数据共享等制约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专门设立专项技术攻关小组,集中力量去突破这些瓶颈。
张云慨还强调,要发挥国企的主力军作用,激活现有的存量资源。在他看来,国企应该依托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就拿通信运营商来说,他们可以整合5G基站资源,从而建设低空专用通信网络;电力企业则可以探索“电力塔 + 导航基站”这种复合利用的新模式。除此之外,他还建议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手段,鼓励国企在导航增强、空域检测、气象监控等领域加大投入力度,从而为企业发展低空经济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张云慨表示,低空经济的活力源泉在于应用场景的创新。他建议广州设立“低空经济创新基金”,用这个基金来支持民营企业去研发无人机物流、城市巡检等全新的模式。同时,推动龙头企业和高校共同建立“低空技术实验室”,聚焦那些共性的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例如,可以联合亿航打造载人飞行器综合测试基地,联合物流企业打造低空物流测试站,构建一个能够提供从研发到落地全链条服务的体系。
“我们还需要深化区域协作,推动经验共享。”张云慨介绍说,各个省市在低空经济领域都有自己的特色,广东在无人机制造方面实力强劲,浙江在智慧空管方面表现出色,四川则聚焦于应急救援方面。他建议广州设立市级低空经济联盟,跨越区域定期举办经验交流会,以此促进技术、人才、产业链之间的协同发展。同时,鼓励相关部门和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制定,从而提升广州市在低空经济领域的话语权。
本文总结了广州在低空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布局,如即将施行相关条例。同时着重阐述了人大代表张云慨对广州低空经济发展现存问题的剖析,包括基础设施、核心技术、市场主体参与等方面的问题,并且详细介绍了他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国企作用、创新应用场景、深化区域协作等一系列的建议和看法,展现了广州在低空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努力方向。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8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