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通过春晚中的AI和新能源相关展示,深入探讨中国在这两个领域的发展成果,如DeepSeek现象级爆火背后的能源消耗,以及中国为AI“充电”的新能源方案等内容。
在今年的春晚舞台上,那看似喜庆的AI“秀”场里的花棉袄背后,实则隐藏着中国科技雄厚的实力。就像春晚中的众多科技展示,每一项都蕴含着中国科技的独特魅力。
外媒为之惊叹的,不仅仅是春晚舞台上的表演。阿里通义万相AI技术让苏绣非遗《千里江山图》仿佛活了过来,3000架无人机在夜空拼出“福”字背后有着全绿电支持,还有重庆分会场上780台新能源电车用车灯编织出的“中国智造”绿电光影。这一切都表明,中国通过春晚这一国民级晚会,向世界展示了“技术落地”以及在“新能源领域”的强大能力。
首先来看DeepSeek这个现象级爆火的模型。DeepSeek可是全球首个具备思考能力和联网能力的推理模型。它相当厉害,以仅仅是Chat GPT - 4o大模型1/18的训练成本、1/10的团队规模,就成功完成了大模型训练。到2025年2月的时候,DeepSeek - V3已经凭借7.8万余的星标超越了OpenAI Whisper等。
然而,很少有人察觉到,这样一个堪称“六边形战士”的模型,单次训练耗电量竟然高达约50万度。这是什么概念呢?通常来说,这差不多相当于5万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量。其实全球的科技巨头,像微软、谷歌、亚马逊和meta等,它们的电力需求在过去的几年中都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这都是为了支撑其数据中心的扩建以及AI的发展。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全球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已经占到了全球总用电量的2%,而且AI计算需求的年均增速十分惊人。OpenAI的CEO山姆·阿尔特曼,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的彭博社对话中就说过:“未来AI的瓶颈绝不是算力,而是能源。”
接下来看看中国为AI“充电”的方案。以OpenAI为例,它在训练GPT - 5的时候,每天的电费开销就高达80万元。它的单个超算中心启动时,对电网造成的负荷波动,就好比一座小型城市突然停电一样。而且OpenAI所在的得克萨斯州,因为电网的承载力经常出问题,所以不得不在内华达沙漠自建核能数据中心。
在中国甘肃庆阳,风光综合新能源项目在2024年的发电量达到了36亿千瓦时。这里的数据中心集群算力规模已经达到了5.1万P(1P约等于每秒1000万亿次计算速度),并且实现了算力100%消纳,重点服务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的算力需求。
《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要超过80%,并且支持通过绿电直供、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推进绿色转型。同时,要聚焦提升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在算力中心的消纳比例,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综合用电成本。
中国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新能源“双重革命”:一方面用新能源来重构AI的根基,另一方面也在用AI优化能源网络。当DeepSeek用来自光伏电站的绿电训练最聪明的AI时,最聪明的AI也在智慧运维系统中时刻守护着“光伏矩阵”,这是一场绿电与AI的“双向奔赴”。
AI和能源,这两条原本看似平行的赛道,如今在中国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展现出中国以新能源重构全球科技话语权的伟大雄心。再回望春晚舞台上那个转手绢的机器人,它或许就是一种极具张力的中国式低调,用最传统的文化符号,演绎着最硬核的中国式科技崛起宣言。
本文从春晚的科技展示切入,先阐述了DeepSeek爆火背后的能源消耗情况,再详细介绍了中国为AI“充电”的新能源方案,包括中国新能源项目的成果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等内容,最后总结出AI与能源在中国碰撞出火花,展现了中国重构全球科技话语权的雄心。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8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