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级私募开年大洗牌:谁进谁出?原因何在?

本文将聚焦于开年以来百亿级私募梯队经历的洗牌现象,通过具体数据展示哪些私募掉队、哪些新进,并且深入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还探讨了私募行业整体的发展趋势。

开年至今,百亿级私募的阵营犹如经历了一场大风暴,正在进行一轮大规模的洗牌。

百亿级私募开年大洗牌:谁进谁出?原因何在?

据记者马嘉悦以及实习生曹妍琪的报道,私募排排网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13日,今年以来已经有10家私募跌出了百亿级的梯队。这其中包含了像半夏投资、磐松资产、远信投资等在业内相当知名的机构。与之相对的是,仅有1家私募逆着这股趋势成功挺进百亿级梯队。

在行业内人士的眼中,百亿级私募数量的显著下降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从一方面来看,岁末年初这个特殊时间段里,私募面临的赎回压力急剧增大。从另一方面来讲,随着整个行业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大步迈进,资金在选择私募时的主要标准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仅仅看重短期业绩,而是把中长期业绩的稳健性以及合规的完善程度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不只是头部的百亿级私募梯队,整个私募行业都会加快优胜劣汰的进程。对于私募管理人来说,包括合规、投研、公司治理等多方面在内的综合实力,才是确保其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

开年之后,多家被大众所熟知的百亿级私募都从这个梯队中掉队了。

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月13日,百亿级私募的数量仅为80家,相比年初的时候减少了9家。具体而言,上海保银私募、磐松资产、歌斐诺宝、远信投资、展弘投资、上海波克私募、宽远资产、半夏投资、融葵投资、国寿城市发展产业投资这10家私募都已经退出了百亿级私募的阵营,而量化私募海南图灵私募则新晋成为百亿级私募。

如果从策略的角度来进行划分的话,今年以来百亿级主观策略私募减少了6家,百亿级量化私募减少了1家,“主观 + 量化”的百亿级私募减少了2家。

今年以来,有多家知名私募退出百亿级梯队的情况受到了市场的高度关注。例如磐松资产,在2023年的时候凭借着极为亮眼的业绩以及在行业内少见的收费模式,迅速跻身到头部梯队当中。然而,去年公司实控人张潇的传闻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质疑。磐松资产的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权益市场的波动、短期业绩的波动、资产配置方案的变化以及客户的业绩考核周期等诸多因素,都会对客户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岁末年初的时候,很多客户因为资金周转方面的需求而选择赎回,这就使得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出现了下降的情况,不过目前其管理规模仍然在90亿元以上。

“除了客户赎回之外,部分知名百亿级私募业绩波动幅度过大也是导致其规模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位来自沪上的私募研究员非常直白地指出。

这位研究员表示,尽管去年整个私募行业的业绩有一定程度的反弹,但是很多百亿级私募的产品净值并没有完全得到修复。特别是部分管理人在近3年的时间里,最大回撤达到了30%甚至50%,这使得基金的持有体验变得非常差。所以,一旦私募基金的业绩有所反弹,或者投资人持有基金3年还处于亏损状态的时候,私募产品往往就会遭遇比较大规模的赎回,从而导致其掉出头部梯队。

不仅仅是百亿级私募梯队,整个私募行业的洗牌情况也在不断加剧。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月13日,今年以来注销登记的私募机构数量已经达到了287家。而且,今年以来中基协针对私募及其高管的违规行为所开出的纪律处分书也已经超过了60份,这个数字较去年同期有了显著的增多。

“现在渠道在选择私募的时候,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不存在合规方面的问题。去年就有某知名的百亿级私募因为涉及诉讼,被很多渠道禁止进入代销名单。还有一部分头部的主观多头策略私募,因为业绩回撤过大而无人问津。所以,未来私募想要发展,不能再单纯依靠短期非常亮眼的业绩,而是要具备稳健的中长期业绩表现、完善的合规体系、优质的投后服务以及科学的公司治理等多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在众多私募中脱颖而出并且保持长期的优势。”一位老牌私募人士这样说道。

多位私募市场人士也坦率地表示,不管是行业的监管标准还是渠道的准入标准,近年来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换句话说,私募行业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行业和头部梯队都会加速洗牌,提升综合实力才是管理人的长期发展之道。

开年以来百亿级私募梯队洗牌现象明显,有10家私募掉出,1家新入。这背后有赎回压力增大和行业标准转变等原因。整个私募行业也在加速洗牌,监管和渠道标准提升,私募需提升综合实力才能长期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8402.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2月17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1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