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14日香港证监会举办的活动上,香港证监会主席黄天祐部署的2025年重点工作,包括优化市场结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动态调整监管框架等内容,同时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也提及了提供多元化投资产品、畅通多样化投资渠道的相关工作。
2月14日,香港证监会举办活动,香港证监会主席黄天祐在活动上对2025年的重点工作做出了部署。这一部署对于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首先,在优化市场结构方面,目标是丰富上市公司的层次与行业多样性。香港的资本市场,其竞争力并非仅仅依赖于大型企业、龙头企业的首次公开募股(IPO)。要知道,丰富市场的层次以及行业的多样性同样至关重要。香港证监会将会全力以赴,吸引不同规模的企业前来上市,力求完善从产业链上游到下游的行业覆盖范围。正如黄天祐所说,多元化的市场结构会大大提升市场的吸引力,它能够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进而提高港股市场的活跃度。
其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打造人民币离岸中心也是重点工作之一。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里占据着独特的优势地位,并且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香港证监会正在积极地朝着将香港打造成人民币离岸中心而努力。通过沪港通、深港通等机制,逐步实现南向交易使用人民币结算。并且,香港证监会还会与内地的监管部门紧密合作,促使更多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在香港市场落地生根。
再者,动态调整监管框架也是关键。这一举措旨在保护投资者权益并且提升市场竞争力。香港证监会会一直坚持市场主导的监管模式,持续不断地开展反诈骗宣传、加强企业管治等措施,从而全方位保护投资者权益。此外,还会继续优化交易成本,与港交所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进一步缩短IPO审批时间,以此提高市场效率,这对提升香港资本市场的竞争力是非常有帮助的。黄天祐也提到:“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监管策略,有利于促进香港资本市场实现长期、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也表示,在今年将会提供多元化的投资产品,从而畅通多样化的投资渠道。
一方面,要注重区块链技术,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搭建虚拟资产生态。在发展数码投资产品方面,香港已经取得了相当显著的进展。当前,香港已经有9家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获得了牌照,还有9家处于申请名单之中。香港的6只虚拟资产现货ETF规模一直在持续增长,总规模已经达到4.83亿美元,与上市初始相比增长超过六成;平均每日交易额达到830万美元,较上市初期增长超过五成。香港还运用区块链技术,在黄金代币化、基金代币化的申购、赎回和发行方面开展了创新实践。
同时,香港证监会将组织召开虚拟资产咨询小组会议,会议将围绕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发展方向、业务扩展、竞争力和流动性的提升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且,香港证监会还会充分听取行业意见,制定出虚拟资产市场的发展路线图,这一路线图将涵盖市场准入要求、合规标准、多元化产品类型、托管、场外交易等多方面的政策要求,以此促进虚拟资产市场生态的建立。梁凤仪强调:“香港证监会非常重视市场的稳健性和投资者保护。”她还指出,传统金融机构参与创新金融时,需要清晰的指引和干预计划,这样才能推动虚拟资产市场顺利发展。
另一方面,要支持另类投资发展,推动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由于私募股权基金在场外市场的流动性较弱,香港证监会有意推动私募股权基金上市交易,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丰富投资者结构,提升私募股权基金的流动性。同时,香港证监会还将探索合规销售、投资者适应性等问题,推动私募股权基金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总结了香港证监会2025年的重点工作部署,从主席黄天祐提出的优化市场结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动态调整监管框架,到行政总裁梁凤仪提及的提供多元化投资产品等多方面内容。这些工作将对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包括提升市场吸引力、竞争力,保护投资者权益,推动新兴金融领域发展等。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8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