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主要展示了多位作者的律诗作品,包括汪转户写的《七律 腊月廿五》、金登仁的《贺新春》、梁文君的《七律 腊梅》以及徐运民的《登商都古城》等,同时还配有相关的图片,让读者可以从这些律诗中感受到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在文学的浩瀚星空中,诗歌宛如璀璨的星辰,照亮我们的心灵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几位诗人的律诗天地。
首先,来自哈密的汪转户为我们带来了《七律 腊月廿五》。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腊月民间丰富的风俗。“腊月民间风俗详,送完灶王接天皇。”开篇就将腊月的民俗活动展现在读者眼前,灶王送走后迎接天皇,充满了传统民俗的神秘色彩。“默查善恶心中记,潜哑贪嗔袖里藏。”诗人以一种独特的视角,仿佛在诉说着某种神秘的评判。“廿五今时磨豆腐,千恩往昔补家荒。”则体现了腊月廿五磨豆腐这一习俗,同时也勾起人们对往昔艰苦生活的回忆与感恩之情。最后“江南一带田蚕照,陌上山林地火光。”又描绘出江南地区独特的腊月景象,田野间的蚕事,山上林地的火光,画面感十足。
江西鄱阳的金登仁带来的《贺新春》,让我们提前感受到新春的气息。“年来节近已闻香,门换桃符妙语长。”临近新年,空气中仿佛已经弥漫着新年的香气,门上更换桃符,桃符上写满美好的话语。“蛇舞灯红迎景旺,龙飞酒绿接春芳。”用生动的画面描绘出新年热闹的场景,蛇舞灯红、龙飞酒绿,充满了喜庆的氛围。“返乡游子归心涌,采货村民喜气洋。”写出了游子归乡的急切和村民采购年货的喜气洋洋。最后“家国团圆人快乐,梅花怒放岁辉煌。”体现出团圆的幸福以及新年的辉煌景象。
山东烟台的梁文君创作的《七律 腊梅》,把腊梅刻画得淋漓尽致。“腊月催开玉蕊黄,金钟倒挂散清香。”腊梅在腊月开放,黄色的花蕊如同金钟倒挂,散发着清香。“雍容有信平添韵,倩影多情早试装。”腊梅的雍容姿态和多情倩影仿佛是在为寒冬增添韵味。“裹雪盈盈招慧眼,消寒楚楚趁丹阳。”描绘出腊梅在雪中楚楚动人的模样,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在寒冷中迎着阳光。“堪怜暮岁迎风笑,四九严冬胜众芳。”腊梅在暮岁寒冬中迎风而笑,在最严寒的四九时节胜过其他花卉,尽显其坚韧与高洁。
河南商丘的徐运民的《登商都古城》,带我们领略古城的风貌。“商都三地接,神火一天通。”写出了商都的地理位置,三地相连,神火仿佛贯通天地。“紫气盈城廓,祥云覆驿亭。”描绘出古城被紫气祥云环绕的祥瑞景象。“腊梅遗有迹,冬雪憾无踪。”虽然冬雪不见踪迹,但腊梅留下的痕迹依然可见。“苍叟登高阙,欢歌唱大风。”一位老者登上高处,放声歌唱,充满了豪迈之情。
这些律诗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季节、对地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每一首诗都像是一幅精美的画卷,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这篇文章通过展示不同作者的律诗作品,从民俗、新春、植物、古城等多个角度为我们呈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情感表达。无论是腊月的风俗,新春的喜悦,腊梅的高洁还是古城的风貌,都在诗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