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游客钱杉女士在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年前往英国度假,体验在海外过年的特别之处。文中指出一边旅行一边过年成为新趋势,众多中国游客出境游,同时介绍了伦敦充满春节元素,如伦敦眼亮起红灯、特拉法加广场的庆典等,还阐述了春节经济在伦敦的兴起,以及中国品牌在伦敦的发展,展现了中国与世界在春节期间共享节日喜庆、发展机遇的美好景象。
“此刻是伦敦时间下午3点,地面温度5摄氏度,感谢您乘坐本次航班。”经过长达10个小时的飞行,来自浙江的钱杉女士终于抵达了她春节度假的目的地——英国。钱女士难掩兴奋之情,说道:“今年是‘春节’申遗成功的第一年,我就想感受一下在海外过年有何独特之处呢。”
当下,旅行与过年相结合,已然成为许多人的假期新潮流。据统计,今年春运期间的出境搜索指数同比增长幅度高达51%。线上旅游平台携程发布的数据表明,春节假期第一天,中国出境游的订单量较去年同期有两位数的增长,海外租车和门票订单的涨幅更是超过了七成。
在伦敦,春节元素已经悄无声息地融入到城市的大街小巷之中。
除夕之夜,英国的地标建筑“伦敦眼”被象征着喜庆和繁荣的红色灯光点亮,热闹非凡的舞龙舞狮表演让泰晤士河畔充满了浓郁的中国年味。
实际上,伦敦与春节结缘已有多年。从2002年开始,每年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周末,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都会举办新春庆典,这也是亚洲之外规模最大的春节庆祝活动。
乙巳蛇年的第一个周日,正好是中国的正月初五。向来阴雨绵绵的伦敦难得地放晴了。特拉法加广场周围挂满了灯笼,当地的民众和游客早早地就来到这里。很多小朋友拿着带有蛇元素的玩偶、拉花,坐在父母的肩膀上,满心期待地等待着观看表演。
主舞台上的表演以高桩舞狮和舞龙拉开了帷幕,传统舞蹈、川剧、武术等节目依次登场,为观众送上了一场传统文化的饕餮盛宴。
在舞台之外,特拉法加广场周边以及唐人街的主要街道上美食飘香,年货集市和非遗体验区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在这里,游客们既能大饱口福,又能欣赏到精美的手工艺品和非遗展示。许多人都跃跃欲试,想要像摊主一样挥毫写春联,体会汉字的独特魅力;捏制蛇形的泥塑,祈求新年好运。
伦敦市副市长黛比·威克斯 - 伯纳德表示,中国春节让伦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且,或许是沾了“申遗成功第一年”的光,今年伦敦的庆典活动格外引人注目,吸引了超过70万英国民众以及来自全球的游客参与。
在体验春节文化的同时,春节经济也在遥远的大洋彼岸蓬勃发展起来。英国本土特色的商品不少都融入了春节元素的巧妙设计;伦敦摩天大楼“碎片大厦”内的餐厅,把英式下午茶和广式点心相结合,推出了春节下午茶套餐;福南梅森这个以茶点为特色的百货商场,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印有红色灯笼和生肖蛇的春节限定饼干礼盒成为了畅销品。
在购物的时候,中国游客惊喜地发现,部分商场不仅可以直接使用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还能够领取减免红包。例如,在英国比斯特购物村,支付宝用户能够享受部分商品额外九折优惠,携程会员还可以享受限时返现活动。
当地的旅行社也纷纷推出包含中文讲解的特色游览路线。客服介绍说,美术馆游、博物馆游和城市漫步游几乎每场都是满员状态。
消费市场是洞察全球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而春节假期又是所有时间节点里最具特色的一个。沿着伦敦著名的购物商圈漫步,头顶是高高悬挂的大红灯笼,四周是早已融入当地人日常生活的中国品牌:摄政街上的大疆店内,无人机和配套的摄像设备吸引着来自全球的摄影爱好者前来选购;牛津街上的泡泡玛特,既有众多经典IP潮流玩具,也有限定“手办”,店内还设置了互动区域,让顾客能够组装和定制属于自己的潮玩产品;邦德街附近的波司登旗舰店里,1层和2层陈列着男女装和童装,3层作为档案室展示服装产品的技术细节和品牌历史;比亚迪、名爵等中国汽车品牌早已进入英国市场,目前有超过1800辆比亚迪纯电动巴士在英国的道路上运营……科技、文化、时尚等领域的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遍地开花,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全球多个地标被“中国红”点亮,中国与世界共享节日的喜庆、共同分享发展机遇的美好画面,就如同绚烂的烟花照亮夜空一样,在不同颜色的眼眸中留下了唯美的光晕。就像在伦敦的春节庆典活动中,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身着各种各样的节日盛装,欢声笑语与音乐声交织在一起,对蛇年的所有美好祝愿,都蕴含在那一声“春节快乐”之中。
本文总结了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第一年,中国游客赴英旅游过年的现象。从伦敦的春节氛围营造,到春节经济的兴起,再到中国品牌在伦敦的发展,全面展现了春节期间中国与英国之间在文化和经济上的深度交融,体现了中国春节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以及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良好态势。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7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