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外卖目前配送费高于其他平台的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同时分析了消费者对此的两极态度。还阐述了外卖市场的现状,如各巨头纷纷涉足外卖业务,美团在外卖市场的优势地位,以及京东外卖进入市场的策略和目标,最后探讨了在互联网竞争下半场生态竞争中,满足消费者需求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京东外卖的配送费与其他平台相比,处于较高的水平。据相关调查发现,其他外卖平台往往会免去配送费,而这部分费用通常是由平台或者商家来承担的。京东外卖现在正处于起步的阶段,可能由于已经免除了佣金费用,所以在配送费方面就不再提供优惠了。当然,也存在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京东外卖计划重新培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对于京东外卖配送费较高这一情况,消费者们的态度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一部分消费者表示,在点外卖的时候,他们会对各个平台之间最终的价格进行比较,这里所说的最终价格是指使用完所有优惠之后实际需要支付的价格,在他们看来,哪个平台便宜就会选择哪个平台。
然而,还有一部分消费者持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觉得,如果配送费是能够全部进入配送员口袋的话,那么这种付费就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这样做的话,配送员的配送质量和服务态度或许就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同时商家也不需要为这部分费用纠结,从而能够全力以赴地保障食物的品质。
由此可见,消费者在点外卖这件事情上,几乎不存在所谓的忠诚度,而价格、品质以及服务这几个因素则是无法避开的吸引力法则。
大厂之间原本的界限正在逐渐消失。
外卖业务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以至于每个大厂都想要涉足其中。回顾往昔,百度外卖被饿了么收购,餐饮O2O行业从三足鼎立的局面逐渐过渡到双寡头的时代。之后,抖音、快手也纷纷试探短视频外卖的可能性,试图完善其本地生活业务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到了现在,电商巨头京东采用“0佣金”这种简单直接的方式进入外卖市场。这些现象无不表明外卖业务的巨大吸引力。
有数据表明,截至2023年年底,中国的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5.45亿,这个数量占网民整体数量的49.9%。并且,在线外卖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了1.1万亿元,占全国餐饮业收入的比重达到了25.4%。
外卖市场仍然具有上升的空间。
另外,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美团外卖的日均订单量已经突破了4000万单,其市场份额高达65%。凭借着这种压倒性的优势,美团构建了一个涵盖从外卖到团购,从娱乐票务到酒店预订的完整本地生活服务生态,这既是美团的基础,也是美团“送万物”战略的体现。
不过,随着问题也随之产生。当外卖平台不再满足于仅仅配送食物,而是涉足到万物皆可即时配送的时候,大厂之间原本的优势壁垒就会坍塌。在这种情况下,新的势力想要崛起,而原有的平台自然就需要被迫进行转型。
京东瞄准的外卖市场痛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商家的佣金负担,另一个是用户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所以,京东针对商家推出的“0佣金”策略,以及针对用户的品质餐厅策略,都是在直接针对这些痛点,同时也避免了满大街炒饭盖浇饭这种低价的恶性竞争。
但是,美团似乎已经对其他巨头的挑战习以为常了。
之前曾经有美团的高管公开回应行业竞争的问题,他表示“无论其他行业参与者可能采取什么举措,我们都有信心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美团对自己的基本盘充满了十足的信心。
不过,这并不影响其他巨头想要分一杯羹的想法。就拿京东来说,它自带的“物流外挂”达达,以及主APP带来的巨大流量,都有机会挖掘更多京东会员的潜在消费需求。
我们经常会讨论,在互联网竞争的下半场,这是一场生态之间的竞争。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生态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呢?只有流量是不行的,只有业务也是不行的,只有能够洞察并且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生态才能够在竞争中胜出。
本文总结了京东外卖配送费高的原因及消费者的态度,阐述了外卖市场格局的演变,包括大厂纷纷涉足外卖业务以及美团的优势地位,还分析了京东进入外卖市场的策略和美团的应对态度,最后指出在互联网竞争下半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生态才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6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