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按摩椅在市民生活中的流行情况,如市民胡女士等对共享按摩椅的喜爱,其性价比高且能利用碎片化时间放松。同时介绍了被称为“共享按摩椅第一大运营商”的乐摩物联递表港交所且盈利上亿元的情况。记者走访多个商圈发现共享按摩椅使用频率很高。还提到了共享按摩椅行业过去的发展,包括资本涌入、多家品牌融资等。最后指出行业虽然凭借前期扩张培养起用户习惯迎来机遇,但也面临如用户体验争议大、同质化竞争加剧、成本飙升等挑战。
本报记者 鹿杨的报道揭示了共享按摩椅行业的现状。当下,一种实惠又便捷的放松方式——共享按摩椅,正悄然融入市民的生活。“花十几元就能享受按摩放松,性价比超高。”市民胡女士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逛街购物的间隙,在商场角落寻一台共享按摩椅躺一躺,已然成为她新的生活方式。
近期,有“共享按摩椅第一大运营商”之称的乐摩物联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其一年盈利上亿元的业绩相当引人注目。记者不辞辛劳,接连走访了西城、朝阳、丰台等多个区域的商圈。走访结果显示,使用共享按摩椅的消费者数量显著增多。
在热门商圈里,共享按摩椅常常处于满员状态。就拿西直门凯德MALL来说,上周末,5层过道处整齐地摆放着10台“乐摩吧”共享按摩椅。记者驻足观察了15分钟,发现这些按摩椅始终保持满员状态,只要一有空位,马上就会有人扫码使用。胡女士就分享了自己的体验,“逛街累了或者等位的时候,都可以做个按摩。我充了100元,现在就剩下20多元了。”这种利用碎片化时间“躺平”放松,已经成为她日常生活的习惯。
丰台区石榴庄的汇琴购物中心也不例外。商场的3层和4层总共设置了6台共享按摩椅。中午时分,除了一台空置、一台有人占用未付费使用外,其余的都在运营当中。
再看朝阳区三里屯世茂广场工三店,首层和3层共6台共享按摩椅的使用频率也很高。只有一台被人占用未付费启动,另外5台都在正常使用。市民吴先生就表示,“我带孩子来商场的儿童乐园玩的时候,就边等边做按摩,比去店里按摩划算多了。”而且,商圈里共享按摩椅的使用价格差异不大,一般按照15分钟、20分钟、30分钟的使用时长分为三个价格档位。在叠加优惠之后,最低花费几元钱就能够享受15至20分钟的按摩服务。
回顾过去几年,共享按摩椅如同一夜之间冒出来的春笋,迅速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商场、影院、写字楼、机场、火车站等地,都有运营商扩张布局的踪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投放的共享按摩椅总数已经超过100万台。在这种形势下,资本的热钱也快速地涌入这个行业。乐摩吧、奥佳华、云享云、奇拉等多家共享按摩椅品牌都获得了融资。
按照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统计,乐摩吧的母公司福建乐摩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摩物联”)已经连续3年交易额在行业内排名第一,占比分别为29.4%、33.9%及37.3%,在业内被视作共享按摩椅界的“一哥”。近期乐摩物联递交招股书准备在港交所上市,招股书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乐摩物联的营收较2023年同期增长39.08%,达到6.15亿元,已经超过2023年全年的营收规模。2024年前三季度,该公司经调整净利润首次突破1亿元。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从供给端来看,行业发展前期的大量投放培养了用户的消费习惯,运营商也能够快速形成品牌影响力。”按摩椅的经营模式从本质上讲是分时租赁,其利润的上限取决于“利用率”的提高。
然而,共享按摩椅行业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仅仅扩大规模并不意味着生意就会越做越大。共享按摩品牌摩摩哒的母公司荣泰健康的财报显示,从2017年到2018年,摩摩哒的营收从2.33亿元增长到3.66亿元,但是由于增加投放设备导致成本急剧飙升,其毛利率同比大幅下降了18.65个百分点,以至于在2019年无奈转出90%的共享按摩椅运营业务。
张毅表示,“共享按摩行业的长期课题是如何提升服务品质。”根据艾媒咨询的统计,消费者对按摩椅使用的负面评价主要集中在提示音噪音、占用、安全等方面,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在技术层面进行迭代更新。“在未来,能够实现技术突破、抓住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提供更稳定优质服务的品牌才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张毅如是说。
总的来说,共享按摩椅在当下颇受消费者欢迎,乐摩物联的盈利情况也显示出这个行业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是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前期扩张带来的成本问题、用户体验方面的诸多负面评价等。要想在未来持续发展,就需要在提升服务品质、技术突破等方面下功夫。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6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