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县城西路西端的一块闲置地块,原本是棚改项目,拆迁后却长时间闲置,如今沦为“垃圾场”。倾倒各类垃圾的行为屡禁不止,给周边居民带来诸多困扰,如环境脏乱、异味、安全和消防隐患等。记者调查发现,地块虽属街道管理范畴,但由于项目未结算移交且责任人不明确,管理存在难度,综合执法部门虽有处罚偷倒行为,但难以杜绝。最后专家提出可将闲置地块低成本临时租给市场等利用方法。
闲置地块沦为“垃圾的乐园”
周边居民深陷困境
【宁波12345热线】最近,韩师傅透露,在象山县城西路的最西端,存在着一大块闲置多年的空地。这段时间,常常有人跑来倾倒各种各样的垃圾,而且一直都没有人来清理。这脏乱差的环境可把附近的居民折腾得够呛。
周边居民韩师傅称:这个地方大概荒废了3年了,现在已经变成了垃圾场。你看看,到处都是垃圾,生活垃圾堆积得都发臭了。风一吹,那臭味就飘过来。(记者:我看围墙还围着的呢。)围墙啊,你看对面有个洞,看到没?有人就从这个洞爬进来。有时候那门锁被撬掉,然后就进来倒垃圾。
韩师傅表示,倾倒在此处的垃圾种类繁多,除了容易散发臭味的生活垃圾,还有大量的建筑垃圾。不过,最让他担忧的是,经常有大卡车来倾倒成吨的渣土、淤泥和泥浆。
韩师傅还说,由于淤泥、渣土和各类垃圾长时间倾倒、堆积,不仅污染环境,还与低洼地面形成了八九米的地势差,存在土方坍塌的安全隐患。此外,冬季气候干燥,时常有大风天气,这里还有人来生火、焚烧东西,这不仅污染环境,还增添了消防隐患。
周边居民韩师傅抱怨:我反映过好多次了,可一直都解决不了。有时候,我当场举报有人正在倾倒垃圾,可是执法人员都不来。
地块属于棚改项目范畴
闲置后管理成谜
这块地为什么会闲置这么长时间呢?现在是哪个部门在监管呢?倾倒垃圾和渣土这些行为能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呢?记者随后展开了调查。
网上公开的资料显示,这块地属于老西门车站区块,面积达69.1亩,是象山县棚改六期项目之一,早在2022年底就进行了拆迁。当时这个项目推进得很顺利,在象山县创下了签约量、签约率、签约生效时限等多个第一。那当初开展得热火朝天的棚改项目,现在为什么被搁置了呢?
象山县丹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杨恩表示:具体情况我不是特别清楚,因为这块地不是我负责管理的。要答复的人,我们这块工作现在还没明确好。(记者:或者找哪个同事能了解情况,现在有明确吗?)我只能让刚才打电话的那个同事过来,他是这个项目具体负责的人。
杨副书记提到,目前这个项目还没有进行工程结算和移交,所以仍然属于街道的管理范畴。因为分管这个项目的同事已经被调走了,目前这块工作的责任人还没有明确。
该工作人员称,来这里倾倒渣土、淤泥、建筑垃圾等属于违法行为,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也对查处到的偷倒行为进行了相应的处罚,但是由于地块面积大,闲置时间长,管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下一步,他们会继续加强巡逻,以减少这种行为的发生。那么,针对还没有出让的闲置地块,有没有更高效的利用方法呢?
宁波大学公共管理硕士教育中心
执行主任黄峥建议:
我们其实应该鼓励这些闲置地块面向市场进行临时的、低成本的使用。比如说把租金降低一点向市场开放,让别人承租来做停车场,或者做洗车之类的业务。我们会看到一些闲置地块被附近居民自发用来种植蔬菜、果蔬等,这种临时的种植也能防止这些地块被垃圾侵占。再比如说,打造一个免费向市民开放的花海,提高市民的满意度,这也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表现。
象山县城西路西端的闲置地块变成垃圾场,倾倒垃圾带来诸多问题,周边居民深受其害。该地块是棚改项目却被搁置,虽属街道管理但因项目未结算移交、责任人不明确而管理困难,执法部门虽有处罚但难以杜绝偷倒行为。最后专家提出一些闲置地块的临时利用方法。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6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