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南区在构建“幸福家园”过程中的一系列举措,包括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开放楼院“大物管”覆盖以及新兴领域党建赋能等方面,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这些举措对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意义。
小区(楼院)和新兴领域,一个承载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与人间烟火,一个孕育着灵感的碰撞和梦想的起航。在今年,青岛市南区把共建共享“幸福家园”当作深化“三基”(强基层基础、到基层领干、为基层赋能)工程的关键着力点。它将治理的力量与资源进一步延伸到小区楼院以及居民的家门口,并且全面融入新兴领域的党建工作。凭借一项又一项温暖且有力的举措和实绩,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描绘出浓郁的幸福底色,共同推动区域朝着高质量发展迈进。
党建引领小区治理:长效管护的积极探索
基层,是城市治理体系中的神经末梢,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无论是社会治理、邻里关系和谐、治安稳定,还是应急事件的处理,每一件事都离不开基层工作者的坚守。而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同样需要基层工作者去具体落实。
金门路街道逍遥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戴岩表示:“欣宇花园小区业委会换届历经近3个月,终于圆满成功。”社区通过完善“社区党委 - 小区党支部 - 楼栋党小组 - 党员中心户”这一组织链条,充分挖掘党员的力量,挨家挨户走访动员,成功解决了业主不愿参选的难题,新业委会中党员占比很高。如今,在业委会与物业服务企业的默契配合下,像管道抢修这类急难愁盼的问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小区物业费收缴率达到了95%以上。
“红色业委会”巧妙化解社区治理的“大难题”,这仅仅是市南区“三基”工程实践中的一个小片段。市南区持续优化党组织领导下的小区协同联动机制,推行“一肩挑”模式,规范业委会与物业的工作,从而赢得居民的信赖,提升居民的自治能力。同时,强化楼院党组织建设,健全议事协商机制,组织居民全程监督,破解楼院治理的难题。此外,发挥党员业主的带头作用,引导业主提升自身素质,积极主动参与小区事务。例如,八大关街道细致地开展在职党员报到工作,划分出12类岗位,使得“双报到”的机关部门和党员干部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开放楼院“大物管”覆盖:多元参与实现精准补位
生活在市南,幸福是实实在在能感受到的。那些无物管、无配套设施、无人防物防的“三无小区”悄然发生变化,成为整洁、舒适又安全的宜居家园,这无疑是一件令人感到幸福的事情。
家住江苏路街道伏龙山片区的张铭镇开心地说道:“变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自从小区有了业委会和物业,楼院焕然一新,楼道变亮了,管网也畅通了,还安装了饮水机,甚至连蔬菜大篷车都上山来提供服务了。”
江苏路街道位于西部老城区,这里有多达600余个开放式楼院。为了做好旧改“后半篇文章”,街道党工委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分区域、分楼院探索实施四种治理模式,凝聚多方力量,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福州南路68号是八大湖街道首个尝试党建引领“大物管”的小区。街道引进华仁物业,华仁物业与小区居民自管会相互配合,让小区从公共管理单一、绿化养护缺失的开放式老楼院,转变为整洁有序、充满生机的新景象。华仁物业项目经理任海婷表示:“我们在做好基础物业服务的同时,还接管了背街小巷的环卫、绿化等业务。”
去年,市南区在全市率先解决社区党委分类管理问题,提升了整体效能,推动住宅小区业委会组建率达到95%以上,探索出党建引领开放式楼院“大物管”治理模式,开展“小马拉大车”专项整治,基层导向非常明确。今年,市南区从服务居民和巩固旧改成果出发,不拘一格、因地制宜地推进相关工作,成熟一个进驻一个,通过建强“红色业委会”,探索“先尝后买”、增值服务等模式,力求实现“大物管”的广泛覆盖。
新兴领域党建赋能:让“治理变量”成为“发展增量”
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已经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拓展新兴领域党建,就必须清楚“新”在何处、“难”在哪里、“落”在何方。
新兴领域的“新”体现在业态和群体上。在湛山街道湛山社区,仅仅0.8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就聚集着5座高端商务楼宇和1420余家企业,这里成为基层党建的全新试验田。社区党委积极引导楼宇企业融入社区治理,利用社区发展基金支持各类公益活动,推动资源共享与合作。
市南区新兴领域业态丰富,软件信息、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迅猛,企业数量众多且变动频繁,这使得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难度很大。不管是外卖员、快递员,还是白领职工,他们的工作节奏快、流动性强,在教育管理方面面临诸多困难。同时,一些“两新”组织负责人更关注业务盈利,对党建工作认识不足,党建与业务融合缺乏有效机制,让党建工作真正落地生根并非易事。传统党建模式遇到“云端节奏”时,怎样让组织力穿透屏幕、连接人心呢?
珠海路街道的“暖新驿站”或许能提供解决思路。针对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集聚的情况,街道党工委在爱购和麦凯乐商圈设立“小哥驿站”,配备休息设施和各类关爱服务。这一举措让“小哥”们感受到温暖,很多人加入社区“微网格员”队伍,充当“移动探头”,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年,市南区将新兴领域党建作为“三基”工程的重点,把城市基层党建的成熟经验延伸到新兴领域,推动党组织应建尽建并且建而有效。未来,市南区将持续拓展新兴领域党建,以优质服务凝聚人心,引导新兴领域群体参与基层治理,通过高质量党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文/王一婷 王一平 于晓
青岛市南区以党建为核心,在小区治理方面通过多种举措提升治理水平,如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中的“红色业委会”模式等;在开放楼院管理上积极探索“大物管”覆盖模式;在新兴领域党建上,针对其特殊性积极赋能,克服困难推动党建工作。这些努力都是为了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区域的高质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6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