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统计设施表的填报展开,涉及设施表填报的新变化、设施类型的区分,还有一些填报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答等内容,同时包含了一些相关的案例说明。
填报指南
— 郊区统计设施表 —
划重点
新年之际,设施农业有了新变化,这也反映在设施表的填报上。现在就让我们依据填报指南深入了解一下吧。
01
设施表填报的新变化
首先,设施表全面开启了遥感单轨填报模式。这一变化使得填报方式更加先进、高效,借助遥感技术能够更精准地获取相关数据。
其次,设施表的大部分数据直接从其他生产表获取。这样做减少了数据重复录入的麻烦,提高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最后,取消了设施表和其他生产表之间的审核。这一举措简化了填报流程,但也要求填报人员更加严谨细致,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02
设施类型的区分
设施包括温室、大棚和中小棚等类型,不过这里要注意,地膜、养殖业生产用的设施并不包含在内。
在农作物播种的时候就需要进行填报;要是设施用于育苗,那么就在育苗的时候进行填报。
问:设施未覆膜,只剩钢架结构,在里面种植作物的,需不需要填报设施表?
问:设施表秧苗种苗如何统计?
种植的秧苗如果是用于移植的,像西瓜苗、菌棒、蔬菜苗等,如果是以移植自用为目的,现在是不统计播种面积的,要等到移植之后再统计;如果是以直接出售为目的,那么在出售的时候就在经济作物表相应指标处填报数据,这些数据会直接过录到设施表的花卉苗木(树苗、果树苗)或其他类(蔬菜苗、瓜苗、花苗)中。
填报点位不在地块内。“填报点位不在地块内”一般为定位漂移、新增地块或共用地块。
同一地块上报多条数据面积合计大于地块范围。
如果是新增种植的情况,就需要绘制地块并将对应的数据编号回复区级;要是定位错误的话,就修改为正确的地块位置然后重新上报。
案例3
单产异常
这种情况下需要详细列出高产或低产的作物品种名称,以及产量的计算方式。
本文总结了郊区统计设施表填报的新变化,包括填报模式、数据来源和审核方面的改变。同时对设施类型的区分进行了阐述,解答了填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如设施未覆膜只剩钢架结构种植作物时的填报、秧苗种苗统计等,还针对填报点位和地块数据相关的特殊情况给出了应对方法,并提及单产异常情况的处理要求。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6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