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近百亿,背后的家庭教育密码是什么?,〈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家庭教育启示:爱与放手

本文将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近百亿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其中隐藏的家庭教育密码,通过采访武汉的心理专家,从无条件的爱与接纳以及学会适时放手这两个方面,阐述电影中的家庭教育理念及其对现实的启示。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13日17时30分,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总票房已经超过了99.27亿元。这样一部大热的动画电影,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密码呢?2月13日,极目新闻记者对武汉的心理专家进行了采访。

〈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近百亿,背后的家庭教育密码是什么?,〈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家庭教育启示:爱与放手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海报(图片来源:电影官方微博)

无条件的爱与接纳,对孩子的自我认同形成非常关键

武汉市武东医院心理科主任赵孟指出,影片最能打动观众的地方,在于父母给予孩子最顶级的爱:无条件地接纳与尊重,从而让孩子能够活出自我。在电影里,哪吒一出生就被打上了“魔童”的标签。在众人眼中,他充满危险。然而,在李靖夫妇看来,他就是自己的孩子。哪怕哪吒调皮捣蛋,走到哪里都会被人议论,而且具有很强的破坏力,他们仍然愿意接纳他,尊重他的个性,并且引导哪吒发挥自己的潜能,将天生的魔力转化为降妖除魔的正义之力。

在赵孟主任眼中,在《哪吒1》和《《哪吒2》里,哪怕清楚哪吒天生神力,和他一起踢毽子可能会受伤,李靖夫妇依旧十分乐意陪伴他。正是这种温暖、被接纳的爱,一直在滋养着哪吒的内心。尤其是殷夫人,在丹炉里为了保护哪吒,即便知道哪吒全身是刺,也要去拥抱他,还告诉他“自己从来不在乎他是魔还是仙,你是我儿”。这种无条件的爱与接纳,对孩子的自我认同和安全感的形成极为重要。

另外,面对外界的偏见,李靖夫妇始终信任哪吒,鼓励他证明自己,告诉他“我命由我不由天,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和选择”。这种鼓励和支持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对抗外界的负面评价,从而构建起强大的内在评价体系。所以,哪吒最终也坦然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发出“小爷是魔,那又如何”的怒吼,并且努力扭转乾坤,改变世界。

赵孟主任表示:“在生活中,也许我们的孩子很调皮,不乖巧;也许他们学习成绩很差;也许他们身上缺点众多。这个时候,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孩子呢?那就是学会接纳孩子的每一面,绝不能一味地否定和打压孩子。在孩子的每一面中挖掘他们的优势和潜能,当孩子被理解、被包容、被鼓舞时,他们的内心会产生自发教育的力量,这种力量会促使孩子积极成长。”

学会适时放手,是家庭教育的智慧之举

影片中的另一对父子,敖光对敖丙的觉醒之爱也触动了许多观众。在影片结尾,当敖光带着敖丙潜回龙宫的路上,他察觉到儿子可能并不想跟自己回去,而是想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他对敖丙说:“我可能是年纪大了,没有勇气再和这个世界碰撞。我以往对你的要求,都是以我的经验希望为你谋得幸福。现在看来,未必全对,以后的事,听从你的内心选择吧。”

武汉市武东医院心理科心理治疗师杜贺敏认为,实际上,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不能总是想着为孩子大包大揽。总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做不了,什么也做不好。或者过度干涉孩子的想法和选择,却不知道这些做法其实是不信任孩子的表现。有时候,我们一边抱怨孩子什么都不会做,另一边却在剥夺孩子锻炼自我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不是孩子不愿意独立,而是父母因为过度保护,不懂得何时放手去培养孩子,可能反而阻碍了孩子的独立成长。如果这种育儿理念不及时调整,长期发展下去,会影响孩子的自我发展。

赵孟主任强调,在亲子教育方面,没有能完美胜任的父母。育儿的最佳方法是根据孩子每个年龄段的成长特点,不断反思探索,不断调整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学会适时放手,是亲子教育的常态,也是家庭教育的智慧。每个孩子的人生都需要他自己独立走完,无法控制,更无法代替。家长唯有做孩子心理最坚强的后盾,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心理支持,才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最为重要。

本文总结了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体现的家庭教育理念,如无条件的爱与接纳有助于孩子自我认同和安全感的建立,鼓励孩子能帮助构建内在评价体系,同时学会适时放手也是家庭教育的智慧,家长要做孩子心理后盾等,这些理念对现实中的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5912.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2月13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1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