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营商环境大变革:多方面发力打造企业成长“热带雨林”,西安:构建特色营商环境生态体系的新征程

西安市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的成果。通过龙湖西安未央天街的事例引出,西安在陕西省“三个年”活动开展后,在营商环境建设上多方面努力,如政务服务的提速度、法治保障的促公正以及体制机制的抓改革等,这些努力使得西安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众多企业受益,经营主体数量增加,并且在相关评比中获得荣誉。

新春刚至,西安市未央区的龙湖西安未央天街就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多亏了‘云上标勘’,从最初的审批标准推送,一直到最后拿到食品经营许可证,所有流程仅靠一部手机就能完成,真的是非常便捷。”2月10日,龙湖西安未央天街和牛海鲜粥底火锅店的负责人郭华这样说道。自去年底开业以来,这家店铺的运营一直都十分顺利。

自陕西省开展“三个年”活动以来,西安市积极树立起“大营商环境观”的理念,在系统集成、数字赋能以及健全体制机制等诸多方面持续发力,加速构建具有西安特色的营商环境生态体系。到了2024年,西安市已经有39项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案例在全国得到推广。

一座城市的营商环境就如同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一般。当前,西安市正在加速打造出一张“营商环境名片”,让政府更加诚信、企业更加舒心、办事更加高效,营造出一种如同“热带雨林”般适合企业茁壮成长的生态环境,使得大量的经营主体能够尽情享受如同“阳光雨露”般的发展利好。

**一、政务服务提速度,更加贴心周到**

郭华用一个“快”字来形容在西安开店的感受。

效率能够得到提升,这离不开政务服务模式的不断更新换代。

“云上标勘”是未央区借助云存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针对踏勘类行政审批事项构建的一种全新的政务服务模式。

“‘云上标勘’的特点在于能够提供开放共享的信息,从而最大程度地压缩行政审批过程中的自由裁量空间。我们还开发了‘全景审批样板间’,能让大家以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去感受不同业态踏勘现场的环境布局,从而避免多次整改和重复验收。”未央区数据和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朱蓉介绍道。未央区还推出了“踏勘标准指南”,让群众和企业在申请初期就能够详细地了解到验收要求和评分标准。

高效的行政审批有助于削减企业成本,这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之处。

自去年开始,西安市聚焦个人和企业的两个“全生命周期”,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数字政府建设等政务服务领域的重点改革为切入点,累计推出了66个“高效办成一件事”的主题服务场景,建成了3694个各级政务服务场所。如今,全市96%的政务服务事项都能够在网上办理,其中87%可以实现全程网办,基本上达到了“企业办事不出园区、群众办事不出社区”的目标。

“不久之前,我们在未央区龙首印象城的新店也完成了视频踏勘,开业时间比预期提前了好几天,节省了不少成本呢。”郭华说道。

西安市努力打造成为政策的高地、成本的洼地,尽最大可能帮助经营主体降低成本、增强信心、增添活力。现在,越来越多的群众和企业都享受到了暖心的政务服务,感受到了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所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二、法治保障促公正,力量更为坚实**

“原本都已经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了,没想到通过在线调解平台,问题就顺利解决了。”1月24日,某出版社的负责人颇为感慨地说道。

去年,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原告为某出版社与被告为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件。

“在审理过程中我们发现,被告的侵权行为除了本案涉及的4本教科书之外,还涉及另外143本教科书。”雁塔法院法官孟元元介绍说。了解情况之后,雁塔法院马上与雁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沟通,启动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机制,为双方进行诉前调解,从而减少企业因为纠纷而带来的利益损失。很快,双方就达成了一致意见,被告向原告支付了全部的赔偿款项。

以诉源治理来打通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这是西安市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个生动写照。

近年来,西安市着力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推进营商环境领域的“小切口”立法,出台了全国首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的地方性法规;加快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创新国际商事争端“融解决”机制,成功化解了30余件国际商事纠纷案件;设立了西安市天平商事调解中心、西安市融合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这2个商事调解组织,探索出了“商事调解 + 公证赋权 + 仲裁确认”的新路径。

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已经成为众多企业选择西安、投资西安的一颗“定心丸”。

**三、体制机制抓改革,更加完善健全**

营商环境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成山农场(西安)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博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快速发展。近年来,该公司努力开拓西安市场。“在一流营商环境的呵护下,我们在西安迅速开店。”袁博感慨地说。

自2017年进入西安市场以来,成山农场已经开设了11家门店。

西安市立足群众和企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完善了由市政府办公厅统筹、市级部门牵头,区县(开发区)高效协同、一体推进的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体系,建立起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创新清单,努力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

开展“政策落实清障”“企业培强扶优”等专项行动,推行西安“12345”市民热线综合服务平台“接诉即办”改革,解决了一批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

实行建设项目“大片区考古”,推行“标准地 + 承诺制”改革,省级以上开发区新批工业用地百分之百按“标准地”方式供应。

……

在政策叠加发力显现成效的情况下,经营主体的干劲更足、信心更强。

到了2024年,西安市的经营主体总量达到327万户,新增“五上”企业2273家,创下了历史新高。

围绕构建特色营商环境生态体系,西安市进行系统谋划,逐年制定一揽子工作方案,累计推出了千余项营商环境创新改革措施。在2025城市创新发展与国际合作大会上,西安市荣获“2024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2024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最佳城市”的称号。

本文总结了西安市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的成果。包括政务服务在速度和贴心程度上的提升,如“云上标勘”等举措;法治保障方面通过多种调解机制等确保公正,吸引企业投资;体制机制改革方面不断完善工作体系,解决实际问题。这些努力使得西安营商环境优化,经营主体数量增加,还在相关评选中获得认可。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5579.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2月13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1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