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中登月服和载人月球车名称确定为“望宇”和“探索”的消息,还会提及它们目前的研制阶段,以及回顾中国航天命名中的众多充满“中式浪漫”的名字。
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传来重磅消息,载人登月服和载人月球车的名称已经尘埃落定啦。这无疑是太空领域“中式浪漫”的又一精彩展现。
据12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经过公开征集评选的流程,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中的登月服被命名为“望宇”,载人月球车则被命名为“探索”。这两个名字可是从航天、科技、文化传播等众多领域的组织机构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提交的9000余份投稿中脱颖而出的。经过专家们仔细的遴选评审,才最终确定下来。它们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和文化特色。
现在,“望宇”登月服和“探索”载人月球车已经全面进入初样研制阶段,而且各项工作都进展得十分顺利呢。
朝着2030年的目标,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正在稳步推进。目前,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的各项研制建设都在按照计划稳步前行。前期的关键技术攻关和深化论证都已经完成,已经转入初样研制阶段。
按照计划,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要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陆月球。到时候,宇航员们将开展月球科学考察以及相关技术试验,突破并掌握载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驻留、人机联合探测等关键技术,完成“登、巡、采、研、回”等多重任务,从而形成独立自主的载人月球探测能力。并且统筹利用载人前的飞行试验和载人登月任务机会,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初步规划了月球科学、月基科学和资源勘查利用三个领域九大方向的科学目标。
当下,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登月航天服、载人月球车等都在按计划开展初样产品生产和相关地面试验。保障这些生产试验的一批地面设施设备已经建成并且投入使用,文昌发射场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着。
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名字的寓意吧。“望宇”登月服,它寓意着遥望宇宙、探索未知。这和执行空间站飞行任务的“飞天”舱外服相呼应。它仿佛在诉说着,在中国实现飞天梦想、建成“太空家园”之后,中国载人航天又踏上了登陆月球、遥望深空的新征程。同时,这个名字也传递出中国发展航天事业始终坚持和平利用太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贡献的坚定立场。
而“探索”载人月球车,它寓意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实践。鲜明地体现出月球车将助力中国人探索月球奥秘的核心使命与应用价值。这个名字与“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航天梦高度契合,彰显出中国载人航天勇攀高峰、不懈求索的创新精神。
其实在中国航天命名的历程中,这样充满寓意的名字还有很多。比如1994年确定的“神舟”,它从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自主制造的载人飞船的名字。“神舟”中的“神”与“神州”相关,“舟”即“船”,既有着中国腾飞的美好愿望,又有着船的文化释义。
2013年10月3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对外公布,中国载人空间站命名为“天宫”,核心舱命名为“天和”,实验舱Ⅰ命名为“问天”。“天宫”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殿,既寓意着对未知太空的探索,也有让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得舒服的意思。“天和”既可以喻指中国空间站与宇宙协和相处,又能很好地体现核心舱聚拢、团结其它各舱段的含义。“问天”则彰显了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的攀登精神。
2004年2月25日,绕月探测工程被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源于著名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月亮的向往。在我国首辆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中,近65万网民投票选出“玉兔”号。“玉兔”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居住在月宫里负责捣药的仙兔,其善良、纯洁、敏捷的形象与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
2018年4月24日,为嫦娥四号探测器提供地月通信支持的中继星被命名为“鹊桥”,有着“鹊桥相会”的浪漫寓意。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到达火星表面开始探测,“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火神,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2021年10月14日,我国发射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名为“羲和号”,“羲和”取义“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象征着中国对太阳探索的缘起与拓展。2022年10月9日,我国发射成功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夸父”是家喻户晓的中国神话人物,“夸父追日”的故事广为流传。
本文总结了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中登月服和载人月球车名称确定为“望宇”和“探索”的情况,包括名称的由来、目前的研制进展等内容,还回顾了中国航天诸多命名背后充满“中式浪漫”的寓意,展现了中国航天文化的独特魅力。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5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