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基层治理新貌:党建链贯穿其中的多方面举措

仪征市在推动基层治理方面采取的一系列党建相关举措,包括支部建设、保障措施、服务嵌入等专项行动,展现了仪征市如何通过党建工作来提升基层治理的效能。

近年来,仪征市积极开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专项行动,旨在让党建链与治理链协同发展、同频共振。其中包括支部建在链上、保障聚在链上、服务嵌在链上的行动。

在组织体系构建方面,仪征市坚持广泛覆盖的原则。积极推动支部建在链上,把党组织巧妙地嵌入到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之中。通过构建“村(社区)党总支+网格(小区)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这样的4级组织体系,基层党组织建设得以不断夯实。总共建立起网格党支部543个,微网格党小组1953个,党员中心户4238户。这一举措拓宽了居民自治的渠道,特别注重挖掘在职党员、退伍军人、退休干部等群体的力量,鼓励他们担任社区楼栋长。与此同时,深化党群议事机制,倡导居民事居民议,极大地激发了基层治理的活力,凝聚起多元共治的强大合力,形成了“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响应”的联动服务模式。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仪征市还充分利用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在线调度系统,完善“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的模式,目前已有4972名党员常态化下沉社区提供服务。此外,对于交通运输、外卖配送、快递物流、网络主播等4个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仪征市也十分重视。发挥这4个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行业党委和8个行动党支部的作用,实施党建阵地“筑巢行动”,精心打造温“新”医院、小哥食堂、“征骑士”能量站等“1+3+N”服务矩阵。依靠41个党群服务中心(站点),引导235名快递员、外卖小哥等积极争当文明实践宣传员、问题隐患报告员。

在保障机制方面,仪征市坚持重心下移,致力于健全共建机制。推动保障聚在链上,不遗余力地将人财物等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连续6年实施村(社区)干部市招镇聘村用制度,在提升村(社区)干部素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得村书记、村干部大专以上学历分别达到99%、94%。建立村级后备力量库,按照每个村不少于2个的标准储备村书记人选,并且按照比每个村村干部空缺数多2 - 3名的规模配备村干部后备力量,从而筑牢村干部队伍人才的“根基”,逐步实现村干部队伍的梯次储备。实施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提升行动,开展“1+N”为民办实事活动,明确了60项帮办代办项目,实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的模式,让群众的基本事务和诉求在党群服务中心就能得到解决,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确保“五常两聚”落到实处。

在服务方面,仪征市坚持精准定位,着力建强工作载体。推动服务嵌在链上,聚焦妇、老、幼、独、残、困、军、病等群体,专门成立了巾帼护航、暖夕阳、帮困圆梦、医心为民、助残筑梦、富民帮促、让爱回家、法护农民工、義拥军、融医办等10个行动党支部。通过调研走访、网格筛查、部门推送、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对帮扶人员数据库进行动态更新。进一步完善行动党支部架构,由牵头部门党员分管领导担任书记,其他部门职能科室党员负责人担任委员,把帮扶需求细化为46个项目,对帮扶方案、职责分工、时间节点都逐一明确,整合部门力量,共同打造行动的红色堡垒。截至目前,各行动党支部整合各类资金5700多万元,出台长效机制5项,已经惠及群众10万余人次。

仪征市通过多种方式将党建融入基层治理的各个环节,从组织建设、保障措施到服务提供,构建了全面而有效的体系。在组织建设上,织密组织体系,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在保障方面,重心下移,充实基层资源;在服务方面,精准定位,聚焦特殊群体。这些举措为仪征市的基层治理注入了强大动力,提升了治理效能,同时也让群众受益良多。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5498.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2月13日 07:33
下一篇 2025年2月1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