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规划新动态: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现实境遇

春节返乡时发现养老规划成为热门话题,然而个人养老金制度虽已全面实施,却仍有很多人知之甚少。通过一些实例展现出人们对该制度的印象、参与意愿低的原因,以及制度推行过程中的一些情况,如银行的宣传不足、存在对税收优惠的误区等,还提到了制度从试点到全国推行后的新变化与业界的期盼。

今年春节回到家乡,养老规划这个话题在茶余饭后频繁被提及。要知道,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去年就已经全面推行开来了,可令人意外的是,直到现在,还是有相当多的人对其了解得模模糊糊。春节聚会的时候,记者注意到,在湛江老家工作的朋友们,他们谈论的话题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小高是在国企工作的一名“95后”,她打算在未来两年内步入婚姻殿堂。在小高的观念里,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想法正在逐渐被淡化,她觉得自己得在养老方面多做些储备,而她目前主要是依靠基本养老保险。当记者提到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时候,小高对这个制度的主要印象就是“养老投资”和“税惠”。还有小陈,他从事教育行业,对于个人养老金制度则是完全不了解。经过深入的交流,发现朋友们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意愿都不高。这是为什么呢?一方面,他们个人和家庭的日常开销已经占据了收入的绝大部分,即便想参与也是力不从心;另一方面,个人养老金存在资金流动性差、税收优惠有限、产品投资复杂等问题,这些都让朋友们望而却步。其实,朋友们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陌生是可以预见的。2022年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率先在北京、上海、广州等36个城市或者地区落地,到了去年12月就推广到了全国。截至2024年11月底,个人养老金的开户人数已经超过了7200万,不过这里面存在人均缴存金额和实际投资人数比例不高的情况。从新闻报道以及身边的例子来看,有一部分人开户只是为了获取银行提供的诸如“立减金”之类的优惠奖励。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家乡推行了好几个月了,那扮演“入口”角色的银行表现得怎么样呢?春节假期的时候,记者走访了几家国有银行的网点,发现银行针对个人养老金制度主动进行宣传的情况比较少。有一位银行经理在办理业务的时候向客户推荐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只是说“这个制度不仅能做养老储备,还能免税”,却没能详细地解释相关的税惠政策。实际上,“个人养老金免税”是有关税收优惠的一个误区。真实的情况是,参加个人养老金可以享受个税抵扣。个人向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缴费的时候,按照每年12000元的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者经营所得中进行据实扣除。在投资环节,计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投资收益暂时是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但是在领取个人养老金的时候,需要缴纳3%的个人所得税。从试点到在全国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发生了不少新的变化,像优化产品供给、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完善领取条件和办法等。业界也在期待着能够对缴费额度上限、资金领取方式、金融机构投教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

春节返乡期间发现养老规划成为热门话题,然而个人养老金制度虽已推行但民众知晓度和参与度低,原因包括个人经济压力、制度本身的局限性等。同时银行宣传不足,还存在税收优惠误区,虽然制度有新变化但业界仍期待在多方面进一步改革。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5443.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2月13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1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