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能财险首年业绩不佳,如何在财险市场突围?,申能财险首年经营亏损,车险业务占七成背后的隐忧

申能财险首个经营年度的业绩状况,包括其巨亏24.57亿元在财险行业垫底的情况,分析造成亏损的原因,如受让天安财险资产包带来的风险暴露上升以及车险业务占比过高导致承保亏损等,同时阐述其股东背景雄厚的情况以及在马太效应凸显的财险市场面临的竞争压力等内容。

申能财险首年业绩不佳,如何在财险市场突围?,申能财险首年经营亏损,车险业务占七成背后的隐忧

据记者报道,随着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披露,申能财险首个经营年度的业绩被外界知晓,其去年全年巨亏24.57亿元,在整个财险行业处于垫底的位置。

有专家表示,作为新设立的财险公司,首年亏损是有一定原因的。一方面,申能财险受让天安财险资产包,这使得对应的保费与准备金的风险暴露上升;另一方面,该公司车险业务占比过高,从而导致承保亏损。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向媒体记者指出,申能财险需要压缩车险业务,尽可能去发展农业保险、家财险、基建类保险等业务,这样才能实现业务和利润的双重提升。

事实上,申能财险虽然背靠实力雄厚的股东,但业务收入仍然严重倚重车险。去年该公司车险业务占比超过七成。在马太效应十分凸显的财险市场,申能财险如何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受到外界的高度关注。

申能财险去年亏损达24.57亿元。其前身是天安财险,回溯过去,2020年7月,原银保监会正式对华夏人寿、天安财险、天安人寿、易安财险4家保险机构实施接管。

之后,被接管保险机构的相关风险处置情况陆续被揭晓。比亚迪获批以36亿元受让易安财险全部股份,易安财险更名为比亚迪财险;中央汇金、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分别出资265.6亿元、66.4亿元,持股80%、20%,获批成立中汇人寿,承接天安人寿;九州启航股权投资基金、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分别出资339亿元、226亿元,持股60%、40%,获批成立瑞众人寿,承接华夏人寿。

相比之下,天安财险的风险处置工作略显曲折。2022年6月,天安财险通过上海联交所公开挂牌的方式对外转让保险业务资产包,包括天安财险的资产、负债及保险业务,挂牌转让底价为21.14亿元,但首次挂牌因无人摘牌而流拍。同年7月8日,天安财险二度挂牌,相较于首次挂牌,转让底价打九折报19.02亿元。当时,坊间就开始传闻申能集团拟收购天安财险股权。

2023年1月,市场监管总局企业名称申报登记公告显示,核准了一家名称为“申能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核准文号为:(国)名内设字[2023]第120452号。随后的9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申能投资等8家单位共同发起筹建申能财险。

2024年1月16日,申能财险正式成立,注册地在上海,注册资本100亿元。去年9月,申能财险获批受让天安财险的保险业务,天安财险也正式退出历史舞台。10月1日,申能财险完成对天安财险保险资产的受让,包括但不限于保单赔案、信息系统、员工队伍、机构网点等,同时继承、延续了既往的承保、理赔与服务经验。

2024年第四季度,申能财险正式开始经营保险业务。从该公司披露的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来看,其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5.11亿元,净利润为 - 24.57亿元。其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306.51%,较上季度末下降5414pt,其中实际资本环比下降33pt,最低资本环比上升1145pt。

对此,申能财险在报告中坦言,实际资本66.93亿,较上季度减少33.41亿,主要是因为受让天安财险资产包后增加商誉及其他非认可资产所致。最低资本21.84亿元,较上季度增加20.08亿元。其中,保险风险最低资本较上季度末上升20.68亿元,主要是由于受让天安财险资产包中的保险业务与新业务的规模增加,其对应的保费与准备金的风险暴露上升。申能财险表示其股东具有较强的企业综合实力和资源禀赋优势,使其具有较为充足的偿付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申能财险股东背景十分雄厚,除台州市国有资产投资集团之外,其余7家公司均为上海国资控股公司,分别为申能投资、上海国际集团、上海临港园金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临港新片区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申能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国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及百联集团有限公司。

其中,申能投资是申能财险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45%,该公司为申能集团全资子公司,而申能集团是上海“老牌国企”,由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资监管的国有独资企业集团。

有专家指出,申能集团是一家涉足电力、燃气等实业的大型企业集团,能够给新成立的申能财险带来股东业务支持,为公司保险业务发展提供支持。申能集团还拥有券商、保险、银行、资管等多张金融牌照,这又能够在保险资金运用方面与申能财险加强合作,提升投资能力与收益水平。

然而,从偿付能力报告来看,申能财险的收入绝大部分来源于车险。2024年,申能财险签单保费总计35.11亿元,其中车险签单保费为25.60亿元,占比高达72.91%。其综合成本率为105.33%,综合赔付率为70.87%,处于赔本赚吆喝的状态。

在马太效应凸显的财险市场,中小公司车险承保亏损已是常态。有专家分析原因称,车险综合改革进一步压缩了中小险企车险业务的盈利空间。同时,车险市场竞争加剧,车险业务本身又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中小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此外,车辆维修成本上升以及大的灾害事故频发都对公司车险业务的经营带来影响。也有专家表示,我国财险市场马太效应严重,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品牌信用好、规模大、服务好的大型保险公司产品。而申能财险作为新设机构,在品牌建设、业务运营和产品方面处于弱势地位。还有保险代理公司的总经理指出,当前车险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对财险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新晋财险公司,申能财险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赔付控制以减少亏损,同时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也至关重要,可以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来吸引和保留客户。

本文总结了申能财险首个经营年度巨亏24.57亿元的业绩状况,阐述了亏损原因包括受让天安财险资产包带来的风险以及车险业务占比过高。同时介绍了申能财险的股东背景情况,以及在马太效应凸显的财险市场面临的挑战,如消费者倾向大型保险公司、车险业务盈利空间压缩等,还提及申能财险为改善现状应采取的措施,如压缩车险业务、加强风险管理、进行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等。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5303.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2月12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1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