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四这一天,在过年氛围还未完全消散时,贵州黔西南州的王久付就来到租种的土地采收花菜的故事。文中详细介绍了王久付的种植情况,包括他在烤烟收获后利用土地种植花菜,以及他的种植规模变化等情况,同时也展现了当地土地整理后给种植带来的便利,还讲述了他对烟后种蔬菜好处的看法,最后体现出他闲不住一心扑在土地上的勤劳形象。
正月十四这天,天气阴沉沉的,还飘起了小雨。空气中弥漫着烟花鞭炮燃放后残留的气息,过年的那种热闹欢快的氛围依旧若有若无地弥漫着。此时,勤劳的王久付可闲不住了,他迫不及待地来到自己租种的那片土地里。他心里盘算着,要把地里剩余的花菜全都采收了然后拿去出售。
上午10点的时候,阳光努力地想要穿透云层。王久付已经带着几个村民在地里忙碌开了。只见他们手中的镰刀轻快地在花菜根部划过,一颗颗鲜嫩欲滴的花菜就被顺利取下。紧接着,这些花菜被他们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车上,那场景就像是在精心摆放一件件珍贵的宝贝。
王久付迈着稳健的步伐行走在他租种的这片土地之中。他那专注的眼神,仿佛在审视着自己的领地,这片土地对他来说,不仅仅是耕种的地方,更是他梦想和希望的承载地。
王久付可是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白碗窑镇海子村的人呢。这几年啊,他一直在兴义市义龙新区顶效镇楼纳村租地种烟。往前数两年,从那时候起,他每年在把烤烟收获完毕之后,都会在这片土地上种植蔬菜。
“去年啊,我种了86亩烟叶,还有50亩花菜呢。这花菜基本上都已经卖得差不多了,现在地里就剩下些菜根和菜叶子了。”王久付一边指着面前那片平整的土地,一边悠悠地说道。
顺着王久付手指的方向望去,看到的这片土地和印象中的贵州山区那种破碎的土地完全不一样。这片土地十分平整,一块连着一块,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绿色拼图。而且啊,机耕道就像一条条蜿蜒的丝带,延伸在这片土地之中。
据了解呢,这都是黔西南州烟草专卖局(公司)投入资金进行高标准烟田整理后的成果。从2021年开始,黔西南州局(公司)就对楼纳村以及邻近的双山村总共1700多亩的土地进行了精心整理。一方面把土地弄得平平整整的,另一方面还建设了排涝设施和机耕道这些设施。到了去年,黔西南州局(公司)还在这里铺上了滴灌设施呢。
这就是经过整理后的楼纳村土地,就像是被精心打扮过的姑娘,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以前这片地啊,就跟我老家那边一样,东一块西一块的,特别零碎。大型的机器根本就没法在上面作业。每次下地干活的时候,都得绕着山转来转去的。在这块地里干完活了,还得跑到另外一块地去,真是太费劲了,所以以前种植的规模一直都大不起来。”王久付一边回忆着过去,一边无奈地摇摇头说道。
因为最近刚刚下过雨,菜地里到处都是泥泞。王久付的脚上沾满了黑乎乎的泥土,可他就像完全没感觉到一样,毫不在意。在他心中,这片土地就是他幸福生活的源泉,那些泥土就像是幸福的印记。
今年43岁的王久付,种烤烟都已经种了25年了。刚开始的时候,他只种几亩地,就像在小心翼翼地探索着种植的道路。慢慢地,种植规模逐渐增长到了20亩。可是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啊,由于受到土地条件的限制,他一直就维持在种20亩左右的烤烟这个规模。不过呢,得益于高标准烟田的建设,他在楼纳村租到了连片的土地,这下好了,他的烟叶种植规模一下子就提高了。
“这烤烟种植啊,收益一直都比较稳定。现在土地平整了,种起来更加不费劲了,种烟是越来越轻松了。”说起这些年烤烟种植的变化,王久付就像是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你看啊,翻犁的时候用上了大型耕地机械,我这80多亩烟地,一两天就能耕完;烘烤的时候用上了生物质烤房,这下可好了,不仅烤烟的时候不用熬夜了,而且温度控制得更加稳定;过去啊,我们最怕的就是春旱,一到移栽的时候就找不到水,现在好了,地里有了滴灌设施,移栽的时候也不用愁了。”
种烟的收成很不错,可是每年9月把烟卖完之后,土地就闲在那里了。这可让闲不住的王久付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像自己的宝贝被闲置了一样难受。
近年来,烟草公司大力推动粮烟融合发展,鼓励烟农们利用各类产业作物在生长时间、空间、区域上的差异,开展轮作、间套作、茬作等多种复合带状种植模式,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打造出“烤烟 + 多元产业”这种粮烟双优的复合产业带。
经过王久付的几番考察之后,他选择在烟后种植花菜。前年的时候,他种了20亩花菜,收益还挺不错的。于是到了去年,他就把种植面积扩大到了50亩。
这烤烟加上花菜,收益到底怎么样呢?站在地里,王久付给笔者算了一笔他的收入账。
“去年啊,烤烟卖了60多万元呢。除去土地租金、生产投入、工人工资这些成本,还能剩下近20万元;这50亩花菜啊,大部分都是批发给大客户的,种一季下来纯利润也接近10万元。关键是这些土地我都是租一年,种完烟之后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多种点东西。”王久付满脸笑容,开心地说道。
一边说着,王久付一边抱起一颗花菜,兴高采烈地来到笔者身旁,就像在展示自己最得意的作品一样,“炫耀”着他种的花菜品质是多么优良。
这就是王久付采收的花菜,每一颗都像是绿色的小绣球,饱满而又充满生机。
他告诉笔者,烟后种蔬菜,那好处可多了去了。“这蔬菜啊,可以吸收烟地里剩下的肥力,投入很低的。收了花菜之后剩下的菜根菜叶,在翻犁的时候把它们埋到地里,又能增加土地的营养。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来土地一年到头都不会闲着,帮我做工的村民们一直都有活干,很稳定,我管理起来也更加方便。”
接近中午1点钟的时候,地里的花菜全部收割完毕了。王久付热情地招呼今天给他干活的村民们一起去吃饭。走着走着,他突然停下了脚步,就像是突然想起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只见他从口袋里摸出手机,很熟练地找到一个号码就拨打了出去:“新年好啊,你啥时候开工啊?我地里的菜都收完了,有空过来帮我把地给犁了。”
原来啊,王久付是在联系机耕手呢。这个闲不住的人,他脑子里一直想的都是土地的事情,土地就像是他生活的全部重心。
之后王久付就到市场出售他采收的花菜了,那忙碌的身影仿佛是在追逐着更好的生活。
立春已经过去了,春天就这样悄悄地来到了身边。王久付要把土地深翻一遍,为又一季的烤烟种植做好准备。他的幸福生活啊,就在这土地一年又一年的轮作当中,也在他那从不停歇的劳动当中。(文/吴清海、张艺 图/张艺 视频/张艺)
文章围绕王久付的种植生活展开,讲述了他在正月十四采收花菜的场景,介绍了他的种植历程,包括从单纯种烤烟到烤烟与花菜轮作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背后的原因和带来的收益。同时也提到了土地整理对种植的积极影响,展现出王久付勤劳、善于利用土地资源的形象,他的幸福生活与土地的轮作和自己的辛勤劳动紧密相连。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5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