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江苏省民政厅召开“江苏民政这五年”新闻发布会,阐述了这五年来全省民政事业在关爱“一老一小”、兜底民生保障、基层治理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2月11日,江苏省民政厅举办了一场备受瞩目的“江苏民政这五年”新闻发布会。在这个发布会上,全省民政事业五年来的新发展成果被一一展示。
【关爱“一老一小” 绘就“朝夕美好”幸福画卷】
新闻发布会现场,一系列刚刚公布的暖心数据尽显民生的温度。在过去的五年间,江苏省积极打造“苏适养老”服务体系,全力塑造“苏童成长”服务品牌。全省范围内,养老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建成了2200余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多达1.8万个,助餐点也达到了8000余家,互助养老睦邻点也有2066个。这一系列的数据背后,是众多老年人得到了切实的关怀。有358万老年人享受到了政府购买的居家上门服务,24万户家庭实施了适老化改造,这无疑大大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在呵护儿童成长方面,江苏省也成绩斐然。全省建成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站1487家,并且率先建立了困境儿童“主动发现”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使得47.5万困境儿童得到了精准保障,2.05万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关爱与保护,流动儿童也被全覆盖摸排建档纳入关爱保护范围。
【兜底民生保障 完善社会救助】
五年以来,江苏省坚守民生托底的理念,为97.2万低收入人口的基本生活提供了坚实保障,让他们也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特殊群体保障方面,江苏省同样不遗余力。孤儿集中和分散养育标准在全国名列前茅,临时救助累计实施达120万人次,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点更是实现了县(市、区)的全覆盖。
【基层治理实起来 群众心里暖起来】
这五年间,江苏省民政部门始终致力于加强社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大力推动慈善事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全省注册登记社会组织的总量位居全国之首。在乡村振兴、助力就业等项目中,社会组织投入的款物达到了34.2亿元,受益人数超过1200万人次。全省慈善力量在救灾方面也贡献巨大,捐助救灾资金超40亿元、物资价值超15亿元。此外,社会事务不断优化,婚姻登记实现了“跨省通办”,还创建了43个国家和省级婚俗改革实验区,让婚姻登记这件原本就充满甜蜜的事情更具仪式感和幸福感。
本文总结了江苏省民政厅在“江苏民政这五年”期间在关爱“一老一小”、兜底民生保障、基层治理等多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展现了江苏民政在提升民生福祉方面的努力和成绩。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4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