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对泰缅边境缅甸地区的5个点位进行断网、断电和断油后,妙瓦底电诈园区的现状。包括园区内大部分电诈公司仍正常运转,受害者自行逃离成功率未提高。同时介绍了民间救援力量的情况,如胡七刀及其团队的救援事迹,也提到了救援中的诸多难点,如赎金不断上涨、人脉关系的影响、受害者与犯罪者身份难以鉴别等,还讲述了电诈公司在面临妙瓦底困境时向其他地区转移的新动向。
泰国于2月5日起对泰缅边境缅甸地区的5个点位进行断网、断电和断油,其中涉及缅东妙瓦底地区。然而,尽管如此,多位在东南亚工作的人员表示,妙瓦底园区如今已使用发电机供电,大部分电诈公司依旧在正常运转。这与外界所期望的结果不同,受害者自行逃离的成功率并未因这些断供措施而提高。在妙瓦底电诈园区,受害者们仍然在等待被解救。在寻求官方救援的同时,民间救援力量也成为了他们求助的对象。像胡七刀,他在曼谷经营一家公司,同时是一家自然灾害民间救援组织在泰国的负责人。有一次,他收到一名被骗中国女性的求助信息,他和朋友迅速行动,经过一番波折,成功解救了这名女孩。自2023年7月至2024年2月期间,胡七刀和他的团队成功营救了50多人,但他们也表示,一旦受害者抵达妙瓦底园区,获救的可能性就极低。民间救援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方面,当地势力分割严重,另一方面,电诈园区武装防护严密。同时,在当地复杂的生态和巨额利益诱惑下,“救援”甚至衍生出一门生意,有人借此洗白身份。胡七刀希望通过多国联合行动来打击电诈,因为妙瓦底的电力和物资供应部分依赖周边国家。在救援过程中,赎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同园区赎金不同,不同的人对应的赎金也不一样。如KK园区是1500 - 2500美金,泰昌园区则是6000 - 12000美金。并且这几年,缅东园区的赎金不断上涨,从5万 - 10万涨至如今约30万人民币。高昂的赎金催生了一条产业链,一些所谓的“救援者”可能与诱骗者是同一批人,这也给公益救援带来了困扰。而在救援过程中,鉴别受害者还是犯罪者的身份也是一个难题。从妙瓦底园区逃出来的人,可能面临签证逾期、非法入境等问题,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复杂。而且有些人可能是为了逃脱法律制裁而伪装成受害者,这需要丰富的经验和事实依据来判断。此外,随着妙瓦底受到关注,电诈公司开始向缅甸北部、柬埔寨、菲律宾等地转移。柬埔寨的电诈救援相对有一定流程,但也存在园区威胁家属要赎金的情况。中国公安部与柬、老、缅、泰、越六国的“海鸥”联合行动将适时开展第二期,重点解救失联、被困人员。
泰国对泰缅边境缅甸地区的断供措施并未使妙瓦底电诈园区停止运转,受害者仍被困。民间救援力量在复杂的局势下艰难开展救援,面临着园区内犯罪组织的抵抗、赎金产业链的干扰、受害者身份难辨等诸多问题。同时,电诈公司有向其他地区转移的趋势,国际联合行动有望打击电诈犯罪解救被困人员。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4813.html